牙缝里那块肉悄悄没了,为啥再也长不回来?可能和你每天做的事有关

2025-08-29 15:59来源: 江苏警方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体有时很神奇,拔牙后看着挺吓人的一个“大窟窿”,几周内便能奇迹般“长平”。

  而悄悄退去(萎缩)的牙龈,一旦离开就不再回头,留下日渐变宽的牙缝,日益外露的牙根。

  同样是嘴里的“肉”,为啥身体能让拔牙后的牙洞长平,却对萎缩的牙龈“见死不救”?这个问题得从牙龈的组织学本质说起。

  为何拔牙后的“窟窿”能愈合,

  牙龈萎缩却难复原?

  俗话说“骨肉相连”牙龈就是附在牙槽骨上的那块“肉”

  如同依附于山体表面的植被,牙龈总是依附于下方的牙槽骨而生长。

  其实,“骨”才是决定牙龈高低的关键。我们所看到的牙龈,其实是下方牙槽骨状态的“外在表现”。

  拔牙后,“窟窿”之所以能够长平坦,是因为“洞”里有大量健康的牙槽骨在积极修复和再生。

  而牙龈萎缩的本质,则是牙周炎症导致的牙槽骨丧失,继而导致牙龈附着的位置随之下降。

  健康的牙龈长啥样?

  健康的牙龈是口腔健康的基础,通常表现为粉红色、质地坚韧、紧贴牙齿,无红肿、出血或疼痛。

  健康牙龈有几个特征,大家可以拿起镜子自测一下:

  · 颜色:呈均匀的粉红色,边缘菲薄,紧贴牙面。

  · 点彩: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点状凹陷,称为“点彩”,在牙龈表面干燥时较为明显。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是健康牙龈的特征。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当牙龈恢复健康时,点彩又重新出现。

  · 质地:紧实有弹性,无红肿、疼痛,触碰不易出血;

  拔牙后的“窟窿”何以愈合?

  拔牙后虽然暂时有个“洞”,但只要“洞”内的组织都是健康的,这个“洞”就会逐渐愈合,就像皮肤上的伤口会愈合那样。

  让“洞口”愈合的主要功劳是——“洞”里的血凝块。

  通常来说,拔牙后会经历这样的变化。

  1

  血凝块封闭伤口

  拔牙后 15~30分钟,出血停止,形成血凝块封闭伤口。可别小看了这个血凝块,它具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如果血凝块形成不好或因为用力漱口等原因造成血凝块脱落,伤口愈合会变慢,出现牙槽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拔牙后约 24 小时,血凝块开始变得更加坚韧结实。不少朋友到了这个阶段,都会为“牙洞”的恢复速度感到惊喜。

  2

  牙龈逐渐盖住“洞口”

  1 周左右,上方牙龈向洞中心生长,逐渐盖住洞口。这时,血凝块被肉芽组织替代,牙龈基本就不怎么出血了。肉芽组织充填洞口,可以为伤口的进一步愈合提供支持。

  3

  骨组织参与修复

  1 个月左右,新骨开始充满拔牙创,“硬的组织”逐渐取代“软的组织”。

  3 个月左右骨组织完全形成,这时洞的边缘还有些不平整。

  3~6 个月左右,牙洞基本就神奇的长平了。

  注:如伤口愈合过程中发生感染,或受到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肝硬化)或药物(如某些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的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愈合,所以拔牙之前需要评估身体情况。

  牙龈萎缩是怎么回事

  为何长不回去?

  既然连牙齿拔掉了,牙龈都能长平,那么为啥牙齿健在,牙龈却萎缩了呢?

  讲牙龈萎缩之前,先跟大家科普一个叫做“生物学宽度”的神奇现象。

  在牙龈和牙齿结合的最上缘,始终和牙槽骨的顶端保持 2 毫米的“安全距离”,叫做生物学宽度。

  如果牙槽骨被破坏了,高度下降,牙龈的高度也会随之下降,继续跟牙槽骨保持 2 毫米的距离。

  反之,如果牙龈位置过高,即使切掉牙龈,很快还是会长回最初的位置,只有把牙龈下方的牙槽骨也去掉一部分,才能让牙龈的位置真正退下去。

  因此,牙龈萎缩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牙周组织存在长期的损伤、刺激等,导致牙龈退下去。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牙龈萎缩呢?常见原因如下:

  1

  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龈萎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牙周炎引起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破坏,从而引起牙龈萎缩。

  2

  龋齿或不良修复体

  牙缝部位的龋齿、不良充填体等会导致牙齿边缘粗糙,菌斑聚集,从而对牙龈造成慢性刺激,引起牙龈萎缩。

  3

  食物嵌塞

  牙缝长期食物嵌塞也会导致牙龈受到压迫,逐渐萎缩。

  4

  咬合创伤

  咬合异常会导致牙齿受力异常,从而造成牙周组织的慢性损伤,造成牙龈萎缩。

  5

  长期缺牙

  牙根能够防止牙槽骨丧失,就像树根能防止水土流失。长期缺牙也会影响牙槽骨的骨量,牙龈随之萎缩。

  6

  系统疾病

  某些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通过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导致牙龈萎缩。

  已经萎缩的牙龈怎么办?

  1

  控制菌斑

  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即使去除之后还会在牙面重新形成,因此控制菌斑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的必须措施。

  每天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每天使用牙线或者牙缝刷清洁牙缝,可以有效控制牙菌斑的形成。

  2

  定期洁牙

  对于轻度的牙周炎症,可以通过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洁牙来进行改善,炎症消退后牙龈和牙周组织可以恢复健康。

  3

  龋齿治疗

  龋齿会导致局部菌斑的大量聚集,治疗龋齿恢复牙齿的外型边缘后,牙龈会顺着新的牙齿轮廓生长,从而恢复正常的形态。

  4

  修复缺牙

  通过修复缺牙使咬合力能够分散到各个牙齿,减轻牙周组织的负荷。

  5

  调整咬合

  消除咬合创伤,使咬合力分布均衡,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以及症状和功能的改善。

  6

  正畸治疗

  让移位或异位的牙齿复位,从而调整咬合力的方向,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7

  牙周手术

  对于比较严重的牙周炎造成的牙龈萎缩,单纯的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

  总结

  牙龈萎缩是炎症和外力为主要因素导致的牙周组织疾病,如果你发现自己牙龈萎缩也不用紧张,及时就诊找到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就可以保持牙龈的健康!

  转自: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