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2025-08-28 18:29来源: 新民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天(8月28日)上午,有网友发视频,称在上海市地铁1号线漕宝路站,有一位乘客踩空,腿卡在了站台和列车之间的缝隙里。

  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女性乘客的左腿卡在了地铁列车和站台的缝隙中,一旁有地铁工作人员和民警正在处理。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视频中,该女子尝试把腿拔出来,但并未成功。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28日上午10点40分,媒体记者致电上海地铁24小时服务监督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被困人员已经脱困。“目前已经恢复通行了,都正常了。”对于被困人员是否受伤等问题,工作人员表示,他不清楚。地铁站站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位78岁的女性乘客在上车时不慎踩空,一条腿被卡在站台与列车的缝隙内,站务人员获悉后立刻上前处置,并对乘客进行安抚,同时使用液压扩张器进行救助,从使用液压扩张器到乘客被解救出来,耗时约1分钟,没有对列车实际运营造成影响。

  乘客不慎将腿卡站台缝隙

  也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2024年9月10日,上海地铁6号线浦电路站台,有一位老人下车时不慎踩空,一只脚被卡在站台缝隙内,动弹不得。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发现情况后,站务员立即按下了紧急按钮,第一时间叫停了列车,同时,不断有乘客闻讯赶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把老人从缝隙中拉了出来,在百秒之内化险为夷。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2023年9月18日晚,上海地铁1号线黄陂南路站,有一名女乘客腿部被卡在地铁列车和站台的缝隙处。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事发后,车站工作人员迅速拿来扩张器,找到着力点后,工作人员将扩张器顶在列车车厢和站台空隙处,将空隙撑大,最终帮助当事女乘客脱困。

  2023年9月11日早高峰时段,在轨交8号线西藏南路站,一女乘客大腿被卡在站台和列车的缝隙处动弹不得。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施救,使用了扩张器将站台边缘的橡皮条撑开,后将乘客救出。该乘客送医检查为腿部皮外伤,无大碍。

  站台缝隙为何容易“夹人”?

  看到乘客腿脚加在站台与车厢的缝隙间,很多人的反应“缝隙为什么那么宽”“为什么不能在站台上装防踏空橡皮条”。实地走访发现,同为上海地铁车站,有的站点有防夹橡皮条,有的则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有些地铁站台没有防夹条(任翀 摄)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车辆总监邓奇说,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列车和站台之间不能“无缝衔接”,因为列车行驶时,车身会左右小幅摆动,站台与列车间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隙,确保安全通行。

  由于城市空间限制,不可能每座站台的建设条件一模一样,而是因地制宜。所以,地铁车站的站台并非都是直线,而是会出现带有弧度的曲线站台。为了列车平稳通过,曲线站台与车厢之间的缝隙要比直线站台更大一些。

  但是,不论是直线站台还是曲线站台,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对缝隙宽度都有明确。例如,有关曲线车站缝隙的规定是“站台边缘与车厢地板面高度处车辆轮廓线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18厘米”。当站台与列车间的距离超过18厘米时,有关方面会使用防踏空橡皮条来减小缝隙。

  邓奇举例,上海地铁漕宝路站就是曲线站台,最大缝隙达到了20厘米,但加装防踏空橡胶条后,缝隙缩小至约12厘米。

  至于那些本身缝隙达标的车站而言,不必使用防夹条。所以,目前上海地铁所有站点的缝隙都符合国家标准。

  针对部分站台出现“夹人”的现象,申通地铁集团也表示,将继续挖潜,通过加装或调整防夹条等做法,进一步缩小部分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缝隙。在部分人流量较大的重点站台,还会增加广播、人工提醒频率,并增设荧光指示灯,提醒乘客注意缝隙。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小心脚下”很重要(任翀 摄)

  “抢车门”“看手机”危害大

  值得关注的是,“地铁夹人”消息及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后,不少网民觉得,除了硬件外,乘客个人也要注意安全。“很多人看手机不看路”“有的乘客抢门”等现象,也是造成“人被夹”的重要原因。

  连续多个工作日上下班高峰,记者在上海多座地铁站看到,虽然地铁广播循环播放“注意脚下安全”“不要看手机”等提示,但在上下车的乘客中,有些压根没将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离开,而是举着手机迈过站台与列车的缝隙。

  在上班高峰,“抢门”也时有发生:列车蜂鸣器响,已经提示车门即将关闭,但仍有乘客小跑着往里挤。看到穿着凉鞋或细高跟鞋的女乘客一路奔跑,记者都为她们捏把汗。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门灯闪烁,不应再上下列车(笪曦 摄)

  事实上,“看手机”“抢门”等不仅会增加踩空的风险,还会增加“门夹人”“门夹物”的风险。就站台工作人员观察,以下三种情况容易造成“门夹人”“门夹物”——

  一是强行上下车。当门灯闪亮、蜂鸣器响时,车门开始关闭,此时仍旧强行上下车,最容易导致人员、衣服、随身行李等被夹车门。

  二是倚靠车门。站立在车厢里的乘客倚靠在车门上,如列车是塞拉式车门,紧贴车门的衣服会随着车门被带入到车体内,造成车门故障。

  三是超过界限。列车停站开门,乘客上车,由于车厢人多拥挤,乘客站立在车门附近,身体躯干或随身物品仍有部分区域超出车门外,此时列车关门容易将衣物夹住。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不要倚靠车门(朱瓅 摄)

  避开以上风险并不难。一是乘客不要强行上下车。当门灯闪亮、蜂鸣器响时,应停止上下车,退回安全线,耐心等待下一班列车。二是不要倚靠车门或超越车门界限。乘客在车厢内不要紧贴车门,并检查身体是否完全进入车厢内,躯干、衣物等不要超出车门范围外,确保车门能正常开启和关闭。

  邓奇也提醒,在车厢内人比较拥挤的情况下,除了要当心“门夹人”“门夹物”外,不下车的乘客要防止被下车的乘客推动,不当心踏入站台与列车间的缝隙。所以,车厢内的乘客若不下车,要尽量往里走,不要挡在车门前;若人多拥挤,乘客在列车到站时要面向站台站立,不要背对车门。

  遇到“夹人”“夹物”怎么办?

  申通地铁集团表示,如果在站台发生车门夹人、夹物等情况,可及时求助车站工作人员或拨打网络服务监督热线64370000。

  如果在车厢发生“夹人”“夹物”,建议车厢里的乘客首先通过车厢紧急通话装置,第一时间和列车司机取得联系,告知具体情况,由列车司机根据情况判断。乘客切勿擅拉紧急拉手,这反而可能延长处置时间。

  此外,个人物品掉落轨道、卡住车门等情况也不罕见。除了此次引发车门故障的饮料瓶盖外,还发生过耳机、袋装豆浆盖、钥匙扣、高跟鞋鞋跟、话梅核、小玩具等物品卡住车门的情况。

  就此,地铁方面提醒,乘客上下车时请提前做好准备,看管好随身物品,谨防掉落。如果发现物品卡阻在车门中或门槛条中、致使车门无法关闭,应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切勿擅自破坏车门而导致故障扩大。当然,也不要乱扔垃圾、杂物,以免发生异物卡阻。

  如果有物品掉落轨道,乘客千万不要跳入轨道拾取。可以联系站台工作人员,地铁方面将在运营时间结束后,帮助乘客找回。

  在此提醒广大乘客:上下车时请不要低头看手机,留心脚下,跨前一步,特别是穿凉鞋或高跟鞋的乘客要当心。还有一些在曲线站台间隙相对较大,更需小心。若车厢乘客过多上不去,退回安全线内;在车门口的乘客不妨先下后再上,避免被动挤出车厢踏空意外。如果不慎将脚卡在缝隙中,在自身无法脱困的情况下,请不要慌张,可向身边的乘客求助,并及时联系站台工作人员。

上海地铁1号线突发!女乘客一脚踩空,整条腿卡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站方回应→

  综合看呀STV、新闻晨报、齐鲁晚报、上观新闻、上海地铁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国球”点燃了京西的激情。与此同时,看台上八位特殊观众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他们是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卖骑手,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06
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
06
在5日于挪威弗勒举行的2025年举重世锦赛男子71公斤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何岳基夺得抓举单项金牌、总成绩铜牌,并刷新了抓举世界纪录。
06
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05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曾是皇家专属的禁苑,如今成了万民可入的文化殿堂。昔日的皇家红,如今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定格的“家国色”。
05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5
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04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
04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4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