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润燥防寒顺应天时

2025-08-23 09:40来源: 扬子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有终止、躲藏之意,“处暑”即宣告“出暑”,标志着暑热渐退、秋凉初显。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邹兰亭提醒,此时虽已出伏,但南方地区常遇“秋老虎”,余热未消且空气日渐干燥,人体易受“秋燥”和“秋乏”困扰,养生需注重滋阴润燥、健脾护肺、调节作息。 

此时,起居养生建议早睡早起,防寒护阳。处暑后每天可比夏季多睡1小时,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起舒展肺气,缓解“秋乏”。午间小憩15-30分钟,可补阳气、避暑热,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初秋温差大,遵循‘春捂秋冻’原则,健康人群可适度‘秋冻’,以增强抵抗力。”邹兰亭提醒,但老人、儿童、体弱及心脑血管疾病者需及时添衣,尤其护好颈背部、腹部和关节。夜间关窗睡觉,避免空调直吹,防止寒气入侵引发腹泻或关节痛。 

 在饮食方面,可少辛多酸,滋阴润燥。“梨、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食物能帮助缓解口干、皮肤干、便秘等秋燥症状,可适当多吃;少吃辣椒、姜、烧烤等辛辣发散食物,避免加重燥热而伤阴;适量吃葡萄、山楂、柚子等酸味水果,帮助收敛肺气,助养肝。”邹兰亭说。暑湿余邪未消,可食薏米、赤小豆、茯苓、冬瓜等利湿健脾。但脾胃虚寒者慎食过多生冷瓜果。鸭肉性凉,可滋阴补虚,适合初秋食用,搭配冬瓜或薏米炖汤,还能祛湿健脾。 

 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更适合秋季,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耗气伤津,违背“收”的原则。运动时间选早晚凉爽时段,避开正午高温,但也不宜过早,等太阳升起、雾气散去再运动,避免寒湿侵袭。 

 秋季主“收”,万物凋零,易引发忧郁情绪,此时应避免过度思虑、悲伤,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可以听舒缓音乐,帮助静心宁神;参与轻松活动:书法绘画、静坐冥想等静态活动有助于收敛心神,使神志安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处暑养生润燥防寒顺应天时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  “八女投江”八名女战士的肖像拼版照片:左上为冷云生前照片;其他七名女战士为速写画像,生前未留下照片。
18
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
18
9月16日,今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正式公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国庆节氛围,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长安街沿线将布置10组立体花坛。
17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
17
确认此前在青海省玛多县发现的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
16
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个口岸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16
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15
在14日进行的2025年女子曲棍球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曲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连扳四球,以4:1再次击败印度队,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易边再战,中国女曲利用印度队短角球进攻未果的机会打出快速反击,李红一路带球来到弧顶,面对门将封堵冷静射门得分,中国女曲2:1反超。
1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