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公布的
一份7死1伤车祸调查报告
曝出司机患病、汽车超员、低速行驶等问题
事故现场
报告中表明事故司机患有重度鼾症
“打呼噜”对行车安全到底有什么影响?
事件回顾
客车司机患重度鼾症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于8月7日发布的《重庆S39渝长复线高速 “4·3”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起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已查明: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重度鼾症”)的夏某非法营运且超员,追尾一辆近百吨重、低速行驶的超重型半挂车,致使7人死亡,1人受伤。
图片来源: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经调查认定:
司机夏某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因重症呼吸障碍病理性嗜睡导致注意力分散的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被追尾的重型半挂汽车列车低速行驶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夏某驾驶机动车非法营运且超员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7条生命消逝,只因被忽视的睡眠杀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这种病对驾驶机动车有什么影响?超员、低速行驶又对行车安全有怎样的危害?又该如何防治?
开车易犯困、睡觉打呼噜
可能酿事故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是睡觉时上气道部分塌陷,气流受到阻碍出现打呼噜和低通气或上气道完全塌陷出现呼吸暂停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疾病与单纯打鼾完全不同,而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鼾声大且不规律,晚上有窒息感或常憋醒,身体反复缺氧,夜尿增多,睡眠紊乱,还会在白天出现嗜睡乏力,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嗜睡不仅令人疲乏,更会在驾驶中成为致命威胁。
夜间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患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深度睡眠,造成白天嗜睡、疲乏、注意力涣散,甚至出现所谓的“睁眼微睡眠”——表面清醒,实则大脑已短暂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长期低氧状态可损伤大脑前额叶和海马结构,影响决策力、反应速度和风险判断能力。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明知疲劳,仍坚持驾驶”的矛盾行为。
除了驾驶方面的风险,鼾症对于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此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的刘先生忽然看东西模糊,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再发展下去可能就要失明。
眼科的医生询问了他的病史后建议他去呼吸睡眠科就诊。经医生解释后,他才得知,是打呼噜影响到了眼睛。
发病前的四五年,刘先生一直打呼噜,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经常憋醒,白天昏昏沉沉,吃了血压药血压下降也不明显。医生检查发现,刘先生入睡后每小时有70次呼吸暂停,这造成了缺氧,进而引发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也会紊乱,进而影响到了眼睛。
专家介绍,大约每4个打呼噜的人里有1个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剩下的3个随着年龄或体重增加也可能进展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你睡觉时会打鼾吗?
评论区说说
综合 |央视网 劳动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