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2025-08-07 08:25来源: CCTV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巨浪导弹堪称“国之重器”,是目前中国强大的战略威慑手段。新型“巨浪”导弹也已露出庐山真面目。

  “巨浪”1号:中国第一代潜射战略导弹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在1984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巨浪-1型潜地导弹惊艳亮相——这是中国潜射弹道导弹首次向世人公开。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潜射导弹对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增强和战略支撑作用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原巨浪一号导弹行政总指挥栾恩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原巨浪一号行政总指挥 栾恩杰

  这个潜地导弹不光是在中国,在欧洲,在美国和苏联都是作为绝密的武器进行研制,很少能见诸外面的一些报道和技术的泄露。

  潜射弹道导弹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时任巨浪一号副总设计师 候世明

  在同样运载能力的条件下,固体导弹的体积小,它便于在车辆、飞机、舰艇这些可移动的载具上装备发射。所以对于核潜艇来说,它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武器装备。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当时,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东风一号、二号弹道导弹,但它们使用的都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导弹个头大,燃料加注耗时。固体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不仅艰难,而且充满了难以控制的危险。当固体发动机发动时,喷口的火焰温度将超过三千摄氏度。此时,喷管材质的选择成了首要难题。为此, 科研人员通过长时间的攻关,终于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可以持续承受三千多摄氏度的高温。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壳体技术的解决,让固体发动机终于进入了试验阶段。这是当年专门用来测试固体发动机功能的试验场。试验的时候,所有人员都必须撤离现场;控制中心更是设置在几公里之外——这是因为每一次测试都有着极高的危险。在固体发动机的试验阶段,意外事故发生了不止一次,每次都是一场生死考验。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时任七机部某局副总工程师 邵爱民

  它的爆炸能量比TNT还高,一点火以后几秒钟就从前封头喷出来了,这里就是一团火。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尽管过去了几十年,试车台的墙壁上,水泥墙面被高温融化露出的钢筋依然清晰可见。巨浪一号的“心脏”,就是在这样重重危险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科研人员攻克导弹小型化等诸多难关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动力问题攻关如火如荼之时,在其他地方,科研人员正在攻克导弹轻量化技术难关。不同于陆基发射的战略导弹,潜射弹道导弹想要实现真正的二次核打击,必须先能装入潜艇。这就要求它的体积必须明显小于当时主要的陆基弹道导弹。但是,恰恰因为这个“小”使巨浪一号所有的技术再次面临挑战。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这栋建筑就是当年巨浪一号试验弹的总装厂房,在最繁忙的时候,每天都有数百人在这里日夜不停地奋战,攻克了包括小型化、减重以及精密装配在内的诸多难关。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而除了总装单位,为了给巨浪一号“瘦身”,全国各地还有多个研究所和工厂都同步加入小型化研制的行列中,为每一毫米、每一公斤的缩减而奋斗。

  “巨浪”1号发射成功

  中国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1972年,巨浪一号的模型弹试验通过潜艇弹射成功,迈出了潜射弹道导弹研制的关键一步。之后,经过多次发射试验和不断改进,1975年,巨浪一号设计工作宣告完成;1980年,首批产品完成了总装;1982年10月7日,巨浪一号迎来首飞。如果试射成功,它将成为中国在国防科研尖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然而,导弹出水后不久,姿态就失稳,发射失败。全体参试人员顶住巨大压力,发现问题的根源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插头。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1982年10月12日,在第一次试射五天后,巨浪一号的第二次试射再次进入倒计时。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巨浪一号的研制成功,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对于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019年国庆阅兵

  巨浪-2潜射导弹首次公开亮相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距离1984年阅兵整整35年后,在201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由12辆导弹车组成的巨浪-2导弹方队威严列阵,气势如虹地通过天安门——这是中国新型潜射战略导弹的首次公开亮相。

  中国海基核力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这是巨浪-2导弹的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海基核力量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2024年4月,人民海军在成立75周年之际推出首部以潜艇为主题的宣传片《隐入深海》。视频的最后,出现了疑似“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从水下发射的画面。

“巨浪”奔腾!从深海冲上云霄

  专家表示,海基核力量具有隐蔽性强、生存能力高的特点,“巨浪-2”搭配国产战略核潜艇,大幅提升了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也就是核反击能力——在战时,即使陆基核设施遭到打击,巨浪-2导弹仍能通过潜艇从深海发起反击,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监制/刘娟

  制片人/张平平

  编辑/张函池

  制片人/孟滨

  主编/陈颖

  编导/马家驰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白露过后,浙江杭州临安区迎来一年一度的山核桃开杆采收季,人们忙着采摘、加工山核桃,供应市场。白露过后,浙江杭州临安区迎来一年一度的山核桃开杆采收季,人们忙着采摘、加工山核桃,供应市场。
10
初秋时节,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内的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水碧如翡翠,倒映着远山青黛,云雾朦胧,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初秋时节,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内的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水碧如翡翠,倒映着远山青黛,云雾朦胧,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10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于9月5日至9日在云南举行,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于9月5日至9日在云南举行,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