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数量有所上升,引发广泛关注。目前江苏省尚未出现相关病例,但多地疾控部门已发布防控提醒。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俗称“花蚊子”)。该疾病的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体温可升至 39℃以上,感染后两三天会出现皮疹,还常伴有肌肉和关节疼痛。
该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目前,我国针对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疫苗和针对性治疗药物。因此,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避免被蚊子叮咬,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措施。
大家在使用各类驱蚊灭蚊产品时
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
跟着苏苏来看一组消防实验!
↓↓↓
普通蚊香
消防员将四层餐巾纸覆盖在点燃的蚊香上。10秒钟不到,最上面的一层就被烤焦;半分钟不到,所有纸张被烧通。
用热成像仪检测发现,此时蚊香头温度已达到1020℃,如此高的温度可轻易点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电蚊香片
消防员点燃电蚊香器的外壳发现,火势越烧越大,实验品的外壳并非阻燃材料制作而成。一旦电蚊香片驱蚊器出现短路起火的情况,很容易将其外壳点燃,非常危险。
一些人家中的电蚊香长时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这会加速元器件老化速度,一旦出现电加热器短路、恒温发热片原件燃毁失灵、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发热等情况,都容易引发火灾。
电蚊香液
消防员将电蚊香液驱蚊器斜插到了插排中,液体往外溢出,大约3分钟后,现场突然冒出一股难闻的橡胶味,消防员立即切断了电源。
插排和电蚊香液均有被熏烤的痕迹,甚至出现了变形。实验表明,如果电蚊香液使用不规范,液体可能会溢出流入插线板中,进而有短路起火的风险。
江苏消防友情提醒
大家在使用驱蚊灭蚊产品时
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下这些安全小提示
一定要牢记哦
↓↓↓
一、普通蚊香
点燃的蚊香要放在金属支架上或金属盘内,并且与桌、椅、床、蚊帐等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外出或临睡前应确保蚊香熄灭,以免留下隐患。
二、电蚊香片(液)
使用前应检查导线、插头是否完好;使用完毕后,一定要拔掉电源,冷却后再进行处理;不要将液体洒在电蚊香上,以免引起短路。
三、驱蚊喷雾
购买时认准正规产品,放在孩童不易拿到的阴凉处;使用时不要抽烟、不要将罐体颠倒,不对火源或高温灼热物体喷射。
四、电蚊拍
电蚊拍在开启状态时,不要用手接触网面;切勿用水清洗网面以防短路;切勿将驱蚊喷雾或带有酒精的喷剂喷在网面上,以防燃烧起火。千万不要同时使用电蚊拍和杀虫剂。
素材:荔枝新闻、南京疾控、江苏消防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