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0天!今天,正式进入...

2025-07-30 19:05来源: 小莉帮忙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俗话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今天是2025年7月30日,中伏的第一天。今年的中伏从7月30日到8月8日,一共有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将打破近十年“20天中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中伏。

  今年中伏为何只有十天?

  三伏天的时长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推算而来。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

为期10天!今天,正式进入...

  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10天,而中伏的时长则可能是10天或20天,这使得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到40天之间波动。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的日子,是7月20日(庚寅日)。7月20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

  所以,2025年的初伏从7月20日开始,至7月29日结束。中伏从初伏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7月30日(庚子日)起,到8月8日结束,共10天。

  虽说中伏时长较平时少了10天,但炎炎烈日下,暑热的威力可一点也不会打折。

为期10天!今天,正式进入...


  为什么“夏有三伏,热在中伏”?

  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中伏期间,高温与高湿叠加,形成“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期。

  古人将三伏天视为“伏者,隐伏避盛暑也”的时期,提醒人们在炎热的天气中要学会“蛰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这种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提醒我们在中伏期间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和作息。

为期10天!今天,正式进入...

  从科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夏季“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即夏季风带来降水的同时伴随高温。当副热带高压强盛时,其笼罩区域高温范围广;在副高边缘,水汽条件好,就易形成强降雨天气。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北半球的日照时间仍然很长,地面吸收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使得气温持续攀升。同时,空气湿度大,人体的汗液蒸发困难,散热效果差,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气温更高,让人感觉闷热难耐。

  另外,2025年立秋(8月7日)正值中伏第9天,形成“秋包伏”现象(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民间俗语 “秋包伏,热死牛” 虽有夸张,但“秋老虎” 威力不容小觑。就像秋天虽然来了,但夏天的余热还在顽强抵抗,不肯轻易退场,让我们在立秋后依然要忍受高温的煎熬。

为期10天!今天,正式进入...



  中伏养生记住3个“三”

  三静

  静坐

  中医认为 “暑气通心”“暑热扰心”,而 “心主神明”。高温天气易扰人心神、使人烦躁,干扰人体机能。建议每日进行静坐冥想10~15分钟,排除杂念,放松身心,使心气通畅。

  静思

  古语有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思虑过多,耗费心神,徒增愁绪。

  在炎热的三伏天里,找个阴凉之处,偶尔发呆冥想,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调节,有利于健康,尤其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

  静心

  有研究表明,社会心理的紧张刺激会降低或抑制机体的免疫能力,诱发身体疾病。

  夏天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让身心投入进去,最好达到忘我的程度,这样心就静下来,心静自然凉。

  三热

  茶要热

  夏季饮用热茶能刺激毛细血管舒张,消暑解渴、清热凉身。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能带走身体的一些热量。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可取少许陈皮洗净,撕成小块,与绿茶一同泡饮。

  泡脚水要热

  人脚上有脾经循行,而泡脚可疏通经络,健脾祛湿。三伏天泡脚,体内的寒湿之气排出后,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可在每晚临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15~20分钟(期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后背要热

  炎炎夏日,空调房成了人们最喜欢待的地方,但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这被称为 “空调病”。

  想要避免这类问题,做好空调房中的保暖工作很重要,注意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最好能披件小外套或披肩,保护肩颈和腰腹部,避免受凉。

  三做

  做运动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为多吃少动,容易形成脾虚湿阻的体质,这样的体质最需要通过锻炼出汗来调理。

  夏天可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到户外锻炼半小时。年老之人可以选择太极拳等和缓运动。

  做食疗

  中伏食疗,要点有三:

  一是关注温热性食物。天气炎热、气温高,但人体的阳气浮于外,内里相对虚寒,宜适量食用羊肉、桂圆、生姜等温热性食物,以温补阳气。

  二是注重健脾利湿。夏季暑热,易伤脾胃,宜食薏苡仁、白扁豆、红豆等健脾利湿的食物,以维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

  三是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暑热多汗易致水分与电解质流失,应多饮水,更要多选择水分充足、维生素丰富的果蔬类食品。

  做保健

  三伏天晒背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不要在阳光强烈时晒背,应在9点以前或15点以后,每天晒15~20分钟,最好不超过30分钟,达到微微汗出即可。晒背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转自 | 金水发布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近日,位于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的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正式开放,展厅内21米长的城墙遗址层次分明,让乘客在出行时也能了解天津历史。
11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
11
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10
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
10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张掖市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流水作业线上工作。新华社发(沈冬兵摄)  10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遵化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无人机照片)。
10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
09
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
09
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