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升至8.6分,超千万人观影
票房5天破6亿,位列今年暑期档第一
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全国热映
影片取材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
讲述一群普通市民面对日军残酷暴行时
守望相助,冒着生命危险洗印日军屠杀罪证照片
并将其公之于众的感人故事
电影汇集南京、常州、徐州、上海等地方言
一首南京童谣更是让无数人泪目
这部电影中,为何会有那么多方言?
南京童谣成为催泪场景之一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跌一跤。
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
电影中,照相馆老板老金在教邮差阿昌冲洗底片时,唱出了这首南京人耳熟能详的童谣,用来计算时间。其后,这首童谣还在电影中出现过。当充满童真的歌谣回荡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期,观众们纷纷落泪。
照相馆老板老金饰演者王骁、宋班长饰演者周游都是南京人。这首歌谣源自两人与编剧共同的想法。王骁介绍,过去没有手表的时候,老师傅们一般用歌曲计算时间。于是,他想到用一段曲调替代计时器。后来,编剧老师与南京籍演员周游同时推荐了这首南京童谣,大家都觉得太好了。因为这首童谣不仅被老南京人所熟知,内容也极具历史意义和地域文化特色。最终,这首童谣成为了电影中的经典催泪场景之一。
全国各地方言汇聚 展现民族觉醒与抗争
1937年的吉祥照相馆
汇聚天南地北的中国人,也汇集着各地方言
王骁和周游说南京话
饰演毓秀的高叶说常州话
饰演赵宜芳的王真儿说徐州话
饰演翻译王广海的王传君说上海话
饰演邮差阿昌的刘昊然一口北方话
影片中,演员王骁、周游是南京人,说的都是南京话。其中,周游饰演的宋班长在生命最后时刻,与日军激烈搏斗,并用一块城墙砖砸死敌人。周游说:“看完影片,心情很难用简短的文字去表达。作为南京人,这里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这段历史是我熟知的。我知道自己对南京的情感浓度是我自己都无法想象的。”
饰演毓秀的演员高叶是常州人,在电影中说的是常州话。她介绍,江苏各地的方言千差万别,甚至同一个县市的方言都会有差别。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优秀的电影中说自己的家乡话。她强调:“尽管语言不通,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所有中国人都会做一样的决定,我们是如此的坚韧,我们能够创造奇迹。”
饰演照相馆老板娘赵宜芳的王真儿是徐州人,在影片中说的是徐州话。她饱含真情的表演,呈现了那个时代普通女性的聪明和坚韧。王真儿介绍,拍摄前,赵宜芳的设定是说南京话,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南京城有很多外地人,而徐州距离南京又很近,为什么不说徐州话呢。所以,演出时确定了说徐州话。
“我可能第一次为自己的角色感到遗憾和抱歉。”影片中,王传君饰演的日军翻译王广海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一方面协助日军拍摄照片,另一方面帮助吉祥照相馆的普通人躲避搜查。他的语言里混杂着上海和南京口音,与内心纠结巧妙呼应。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苦难和鲜血堆积而成的,我觉得吾辈自强。”
影片中,刘昊然饰演编号“1213”的邮差阿昌,是唯一一个有北方口音的角色。为了生存,他假扮照相馆学徒与日军周旋。刘昊然坦言,与导演讨论角色的时候,曾经考虑过学习南京话,甚至一度想过说家乡的河南话。不过,他说:“南京是南京人的南京,南京也是中国人的南京。它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然后在电影中有这样的表现和设计,来让大家知道南京城里面生活着来自各地的中国人,它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这些饱含历史叙事的乡音
是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示
彰显了南京的包容
也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觉醒抗争
《南京照相馆》不止是一部影片
更像一堂刻进生命的历史课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孙西娇、顾倩颖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