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使得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
确诊超4000例!
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
需要加强防护吗?
7月25日,广东中山市港口镇、南头镇、黄圃镇通报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当地号召社区居民在傍晚点燃蚊香,驱蚊灭蚊防叮咬。广州越秀区杨箕社区通报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社区已迅速开展全面灭蚊工作。
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25日发布通知,7月26日至8月1日,广州将开展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周活动。
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均为轻症病例。
此外,广东省阳江市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目前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
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偶有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此前武汉疾控发文称,武汉市尚无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既往也未报告过该疾病。白纹伊蚊在武汉市广泛分布,一旦有病例输入,存在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
5000多条“灭蚊鱼”,紧急上岗!
记者从广东佛山禅城城管了解到,7月23日,园林工人在亚洲艺术公园的小湖里投放了200条专吃蚊虫幼崽的“鱼宝宝”;7月24日,在亚艺公园再度投放4000条“灭蚊鱼”,在中山公园同步投放1000条 “灭蚊鱼”,旨在降低蚊虫繁殖率,通过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广东佛山一村发通知:按要求清理积水防蚊,每屋补助50元
7月25日,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南庄村澳涌村小组(澳冲经济合作社)在村内发布《通知》,对按相关要求积极配合清理家中各类积水,并做到每日清倒干净等防控措施的该村常住户籍房屋的屋主,给予每屋50元现金补助,以此激发村民主体责任意识,推动防控要求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落实”。
南庄村澳涌村小组(澳冲经济合作社)在村内发布《通知》。 南庄村供图
当前,正处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为保障全村村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南庄村将全面开展“清理积水+喷药灭蚊”行动。为推动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澳涌村小组专门实施了系列举措。
根据《通知》,该村常住户籍房屋的屋主,需积极配合清理家中各类积水(包括富贵竹容器水、花盆底座水、阳台及天台养殖盆水、水桶积水等),并做到每日清倒干净;菜园地、闲置地、农用地内的桶具也不得留存积水。上述工作需持续至政府确认本区域为低风险区域为止,对按要求落实的屋主,将给予每屋50元补助。
本次清理积水,村里将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入户检查,通过拍摄带水印的照片记录积水清理情况。若村民在行动期间不配合工作要求,将不予发放50元补助。《通知》还要求出租屋屋主需督促租户一同参与本次行动,若因租户不配合导致工作无法落实,将取消该屋主的50元补助。
今年疫情规模为何会超以往?
很多网友表示,广东地区之前都是零散的个例,今年为何会突然大范围地快速传播?正在佛山指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
首先是外部环境流行强度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已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病毒输入到我国后,因为我国有传播媒介——伊蚊,因此进入了本地循环,造成了本地疫情小的暴发。
气候、病毒型等原因也催化了今年的疫情规模远超以往。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孳生,密度比较高。另外,此次输入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
不过即便如此,张文宏认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应该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并阻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
张文宏提醒,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的传播,从人到蚊,再传播给人,而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该病毒可以通过人员来往,将病毒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进而拓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区域。
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一定会感染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起勇表示,基孔肯雅热是通过媒介伊蚊来传播的。携带病毒的蚊虫叮人后,病毒在人体内会大量繁殖发育,等病毒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我们的器官就开始反应,这时候大约1—2天,人就发病了,发病了就会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这些症状陆续就出来了。
从发病的前一天到发病第六天,这段时间蚊虫叮人以后,蚊虫会被感染,病毒会在蚊虫的中肠内大量繁殖,等病毒达到非常高量时,会释放到蚊虫的循环系统,从循环系统再到唾液腺,这时候蚊虫叮人,病毒就又可以传播。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
关节痛会持续多久?
基孔肯雅热的名称来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原意是“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这也反映了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这也是它与其他蚊媒传染病,比如登革热等,症状上最大的区别。
刘起勇表示,根据经验,约有20—30%的人感染以后会有关节痛的症状,大多数关节痛症状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逐渐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超过半年甚至一年,造成一些后遗症,比如劳动力下降,还有关节活动障碍等。
综合:红网、广州日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