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康乐 / 通讯员:罗永此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杭州交通918
当前正值暑假
杭州14岁的小李(化名)
本以为能轻松追星、愉快度假
没想到却变成了“渡劫”
近日,她“追星”时
不慎陷入骗局
着实闹心。
加“粉丝群”想领明星卡片
事情发生在7月6日下午,当时小李正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关于明星贺峻霖的帖子,其中一个帖子引起她的注意,上面写着“建了一个贺峻霖的粉丝群,无门槛,管理员和群主特别好,会发红包,也会送周边,想入群的私聊。”

小李蠢蠢欲动,私信发帖人,对方给她发来一个群聊qq号,小李添加后进入了qq群,群里200多人,管理员发了一些该男明星的卡片,并称有意向的可以免费领取,小李和几个其他粉丝在群里积极回复说:“我想要。”还陆续有人在群里讨论目前这位男明星在哪个城市,接下来或许会有什么行程。
假“警察”称侵犯明星隐私要调查
正当大家讨论热烈时,突然间该qq群被禁言了,群里突然冒出一个自称“警察”的人,晒了一张“警官证”,并称:“该群被举报涉嫌侵犯明星隐私,已被禁言,群内成员要添加我qq号配合调查。”
小李被吓住了,乖乖添加了“警官”qq私聊,“警官”还拉进来一位自称“贺峻霖律师”的人,重新建了小群,并要求小李配合“律师”调查。

“‘警察’说泄露明星隐私信息,如果不添加他配合调查,要被抓去坐牢,还要联系父母,还影响我以后上大学,我当时很害怕。”小李说。
假“明星律师”视频通话查验流水
“贺峻霖律师”又称,如果能检查下小李及家人的银行流水,证明没有盗卖明星隐私的话,就可以洗脱嫌疑了。小李急于自证,又怕被家长知晓,就按照“律师”要求一步步操作了。

暑假期间,小李是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律师”让小李悄悄拿来爷爷的身份证、银行卡,并开通视频通话查看验证码信息,小李不知道,此刻爷爷卡里的钱已经被对方转出去了。
爷爷发现钱被刷走报了警
当天傍晚,爷爷去买菜时,发现银行卡里消费了1万多元钱,赶紧回家问小李,这才得知小李被骗了,爷爷通知了小李的父母,并带她去辖区派出所报了警。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冒充公检法骗局解析
暑假期间,针对孩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法分子打着“追星福利”的幌子,诱骗未成年人进群,一旦未成年人上钩后,立即伪装“民警”、“律师”身份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利用未成年人法律常识浅薄、无社会经验及心理承受防线弱等特点,对他们进行威胁与恐吓,迫使未成年人获取家人手机,诱导未成年人转账,骗取钱财。

杭州市反诈中心提醒
家长注意:
1. 应妥善保管手机及支付账户,切勿向孩子透露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密码信息,建议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孩子在不知情或被诈骗情况下进行转账操作。
2. 教导孩子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通过分享真实的诈骗案例,提升孩子的警觉性,避免其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3. 若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保存好转账记录等证据,减少损失。
学生注意:
1.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明星互动”等信息,绝不向陌生人透露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也不要开启屏幕共享或下载不明软件。
2. 在网上遇到“账号冻结”“涉嫌违法”等恐吓时,千万别慌,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切勿独自操作手机,避免落入骗子圈套。
3. 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网络等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发送通缉令、逮捕证、拘留证等法律文书,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
QQ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