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2025-07-26 11:13来源: 荔枝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耷子

  (作者耷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影评人,执行制片,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本文系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题材的非纪实性影视作品中,申奥执导的《南京照相馆》无疑是一部掷地有声的佳作。它以近乎苛刻的精良制作,将史实的厚重、艺术的张力和大众传播的穿透力有机融合,成为近年来国内院线中极具历史分量与观赏价值的作品。

  影片的故事灵感源自1938年的一个午后: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里,15岁的罗瑾在暗房中意外发现了日军暴行的罪证。这一被称作“京字第一号证据”的故事,曾在1987年的《屠城血证》中被搬上银幕。而此次,申奥在叙事维度上完成了突破性升华——构建起丰盈的群像,将不同阶层、职业与年龄的南京百姓,浓缩于“吉祥照相馆”这一方天地中。

《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在满目疮痍的南京城,狭促的暗房与肮脏的地下室几乎成了人间炼狱里的最后避难所。死里逃生的邮差“阿泰”(苏柳昌)、想靠着日语混口饭吃的王广海、把与胡蝶的合照视为命根子的林毓秀、“当兵的”宋存义,以及照相馆的真正主人——老金一家四口,这些原本只求保命的普通人,因为卷入了给日军冲洗底片的危机,而意外发现了屠城罪证。影片的英文片名“Dead To Rights”,意为“确凿无疑的罪行”,而向世界证明这些滔天罪行的,正是一群南京人在生死关头穿越死亡之海守护下来的血泪影像。

《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吉祥照相馆”显然没有吉祥的事情发生,但“照相”却是贯穿全片的核心动作,也架起了尖锐的视角——枪支、刺刀与相机、胶卷的关系,掀动了整场叙事风暴。

  处决平民的刑场上,日军组装子弹、扣动扳机的机械声,与随军摄影师伊藤安装胶卷、按下快门的咔嚓声,在快速剪辑中完成了残酷的并置,两者的共谋关系昭然若揭:枪支是施暴的武器,而相机既可以是记录真相的工具,也可以是粉饰罪恶的帮凶。当日军在暴行照片上盖下“不许可”的红章,转而命令伊藤拍摄“中日亲善”的伪证时,那些镜头里的“一切安好”,比枪膛里射出的子弹更令人齿寒。

  片中有场“摆拍”戏堪称诛心之笔:伊藤举着相机拍照,旁边一个婴儿在母亲怀里啼哭。伊藤嫌哭声“吵闹”,于是另一个日军士兵直接将孩子活活摔死在地上。王广海抱起死去的婴儿塞进林毓秀怀中,伊藤让她对着镜头挤出笑容——相机在此刻成了篡改历史的杀器。

《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伊藤这个角色,打破了我们对以往电影中类似人物的惯常想象。刚入伍时,他面对军官枪决平民时的瑟缩,让人恍惚看见《南京!南京!》中角川正雄的影子,但后续的演变则更显真实:他对阿泰说“我们是朋友”,但事实上,这个出身贵族、看似礼貌的年轻人,比那些挥刀的士兵更可怕。他给了阿泰两张离开南京的通行证,却是死亡通知单,以确保大屠杀的秘密不会泄露。这种冷酷与虚伪的结合,坐实了阿泰的那句“我们不是朋友”。

《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南京照相馆》最震撼的突破,是它通过群像戏,对屠城阴影下南京人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开掘。

  王广海为苟且偷生而经历的内心挣扎,以及他对战事的判断,在以往同类题材影片中极为罕见;而阿泰的呐喊、林毓秀的觉醒、宋存义的复仇都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光芒,这也让大屠杀的悲剧从宏大的历史叙事真正落地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当老金颤抖着拿起相机转身走向日军时,影片迎来了最让人肝肠寸断的时刻。

《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伊藤推开暗房门时曾嗤笑道,不怕透光,因为“支那人”的照片不重要。这轻飘飘的蔑视,藏着侵略者对生命和真相的双重践踏。反讽的是,恰恰是这些被他视作“不重要”的影像,最终摧毁了他的心理防线。那一张张照片里,留存着当时南京人再也回不去的宁静生活,当这些照片与日军血洗后的惨状交叠在一起时,我们便能感知那种巨大的悲愤究竟来自何处。

《南京照相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从未消逝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背景下的作品,《南京照相馆》的意义已然远超艺术本身。必须指出的是,影片从未试图煽动狭隘的民族仇恨,而是以克制有力的叙事,指引着我们直面历史的伤痕,体悟“以史为鉴”四个字的分量。

  那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老金自豪地拉下了照相馆里的一幅幅背景布,让万里长城、黄鹤楼、西湖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88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从未消逝过。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
19
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
19
在贵州,“村超”“村BA”成为地区崭新“金名片”;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游客络绎不绝;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有效延展消费链条,群众多元消费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文旅供给中不断得到满足。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