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2025-07-25 18:50来源: 齐鲁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共种出4朵,其中3朵煲了汤

  剩下一朵拿给医生看

  说是毒菌!”

  近日

  一位四川村民网购“鸡枞菌”菌种

  自行种植后烹饪成汤

  没想到种出来的却是毒菌

  导致两位老人紧急入院治疗

  ↓↓↓

  网购菌种包邮到家

  采摘做汤撂倒老两口

  四川泸州农妇朱仕春回忆,6月24日晚上,在短视频平台刷视频时,她被一则宣传鸡枞菌种的视频吸引,点进视频里的商品链接后,她以9.48元的价格购买了三包鸡枞菌种子。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朱仕春将所谓的“鸡枞菌种子”撒在了门前的大树下

  种子到货后,朱仕春按照店家的要求,将种子种在自家门前的大树下。“三包种子的包装袋上都写的是‘家庭蔬菜种子’,里面是黑色的一粒一粒的种子。”

  对于店家宣传的鸡枞菌种,朱仕春深信不疑。10天后,地里就长出了4朵菌子,因其中一朵比较小,7月11日,朱仕春在准备晚饭时,就摘了3朵已成熟的菌子来做汤, 当晚12点左右,她和老伴就出现了头晕、心慌、上吐下泻的症状。

  半夜,儿子杜先生将他们送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城北急诊科,还带来了“证物”供医生参考。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朱仕春种出的菌子

  因为持续性的呕吐、腹泻,导致大量体液流失,两人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查看了杜先生带来的菌子后,医生判断二老的症状为青褶伞(一种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

  杜先生说,自己的父亲今年68岁,母亲60岁。母亲曾是肺癌患者,这次中毒比父亲更严重,“她中间还出现了低血容量性休克,浑身是汗,几乎虚脱。”看到父母如此难受,杜先生心急如焚,好在医生救治及时,确认毒株后,城北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予以扩容、补液止泻、护胃等对症治疗。

  经过3天的住院治疗,两位老人达到了出院标准,但医生表示,后续还需远程汇报恢复情况,避免再出意外。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朱仕春种出的菌子

  医生提醒,若食用菌子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当采取正确的处置方式:

  及时就诊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告诉接诊医生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正确处理

  在等待救治时,可采用简易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咽喉部,帮助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对神经精神型的中毒患者适当束缚,防止其伤人或自残等举动。

  保留证据

  保留剩余菌子样品或把进食菌子的照片提供给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商家火速下架商品

  但网上还有多家类似店铺

  为何店家宣传的可食用鸡枞菌种,长出来的却是害人的毒菌?

  杜先生循着母亲的购买记录,联系上店家客服,没想到客服却仍然坚称菌种是可食用菌。在多次交涉下,店家也仅是给予朱仕春仅退款的权益。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朱仕春购买的“鸡枞菌”种子截图

  “平台说他们不会承担医疗费用,最多赔偿200元。”杜先生说,根据店家所展示的营业执照,涉事店铺的注册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他同步向信阳市有关部门投诉了父母的遭遇。但到7月22日,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复,令杜先生觉得维权颇为困难:“他们说找到了这家店铺的法定代表人,但是该法定代表人说他不晓得在卖鸡枞菌种。”

  7月22日,记者再次点击朱仕春的购买链接时,店家已将“鸡枞菌”种商品下架,页面显示为“商品已失效”。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朱仕春购买的“鸡枞菌种子”商品链接已下架

  但在多个网购平台,记者看到有大量店铺在出售“鸡枞菌”种,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销售量也从数十单到上万单不等。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售卖此类种子的店铺不少

  记者查询发现,这些平台出售的“鸡枞菌”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包装袋密封的颗粒种子;一种是菌菇包。在某店铺内,与朱仕春描述相似的“鸡枞菌”种子卖出了超8500单,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长出来的鸡枞菌是可以吃的吗?”得到客服的明确回复“是的”,这名客服还介绍种植方法,把种子撒到要种植的区域,然后覆盖一层薄土,3天浇水一次即可。

  专家:鸡枞菌人工培育仍是难题

  网上销售菌种均是假货

  鸡枞菌真这么好种?网上的鸡枞菌种到底是真是假?

  7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林明确表示,目前,全国尚未发放鸡枞菌种生产许可证,因此,网购平台上大量打着“鸡枞菌种”口号的商品,均是假货!

  李小林介绍,鸡枞菌与白蚁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鸡枞菌的菌丝体依赖白蚁巢穴内的微环境:白蚁通过咀嚼植物基质培养菌圃,菌丝分解纤维素供白蚁食用,形成封闭的共生循环。“人工栽培至今无法完全模拟这一系统,脱离白蚁巢穴的菌丝体即使存活,也难以形成可食用的子实体。”李小林说。

  在李小林看来,网购的“鸡枞菌种子”几乎不可能种出真鸡枞菌,且暗藏中毒风险。他认为,市场上售卖的低价“种子”多为两类:一是其他菌种的菌丝体(如廉价平菇、姬菇),商家利用消费者无法辨识菌种的差异进行误导;二是不明来源的野生菌孢子混合物,可能混入有毒种类(如大青褶伞、鹅膏菌等)。

  围绕朱仕春的事件,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柄尧认为,店家与消费者构成买卖合同关系。店家宣传销售的是鸡枞菌种子,最后长出来的却是毒菌,这说明店家存在虚假宣传,构成违约。此后,又发生购买者家人不慎食用中毒这一后果,这又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中毒这一法律后果,系因店家违约所致,相应责任应由店家承担。

花9元网购“鸡枞菌”种,种出4朵吃了3朵,夫妻双双中毒急救!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公益律师冯骏表示,作为网购平台,其本身也应尽到相关的审查注意义务。如果在日常的管理中疏忽大意,则平台应当与菌类产品的销售者、经营者对消费者的相关损失承担连带共同赔偿责任。

  “如果经营者销售有毒菌类,或者说在销售时未告知菌类不得食用,甚至于直接鼓励消费者进行食用的,造成消费者中毒的,消费者可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冯骏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可要求经营者对自己的相关损失予以赔偿,包括但不限于按照该菌类产品的10倍的金额进行索赔,且索赔的最低金额可不低于1000元。

  “销售者若明知并非鸡枞菌种或明知鸡枞菌无法进行人工培育情况下,仍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吸引公众购买假鸡枞菌菌种,其行为符合虚构事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诈骗罪犯罪构成。”张柄尧补充道,若所谓“鸡枞菌种子”混入有毒菌种最终导致他人误食并导致死亡或重伤的严重后果,则有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等。

  综合:央视网、封面新闻、扬子晚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
31
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
31
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
31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加快钢铁产业向装备制造业和耗钢产业延伸,全力打造钢铁深加工制品基地,强壮产业“筋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0
一艘直达韩国仁川港的班轮在青岛港前湾港区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10月29日摄)。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及海上贸易往来的枢纽优势,密织覆盖日韩主要港口的海运航线网络。
30
10月29日,农民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晾晒萝卜条(无人机照片)。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30
10月26日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
29
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
29
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9
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依托“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10月27日顺利返回海南三亚。“奋斗者”号在北极共完成43个潜次作业任务,并与完成我国首次北极冰区下潜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模式。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