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 消暑热,祛风寒,节气民俗和养生重点快收藏→

2025-07-22 07:37来源: 人民网科普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7月22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此时,阳光强烈,气温高升,人们普遍感到炎热难耐。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骄阳灼灼,酷热难耐。中医历来注重“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大暑作为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由阳转阴的时节,也是避暑养生保健的重要节点。

  小暑时天气开始炎热,到了大暑更是酷热蒸人。特别是在中午时分,除了会感受到太阳直射的火热,地面还会传来一阵阵蒸腾上来的热气,使人汗流浃背。

  若此时贪图一时的凉快而直吹风扇或者空调,很容易被风寒之邪入侵,加上湿邪作祟,风、寒、湿三邪合并,不仅容易引发感冒,还会使人疲倦乏力、产生昏沉感,更有甚者会出现关节痛。那么大暑时节有哪些民俗,该如何顺应天时,热养阳气,健康度夏?下面一起来看看。

  01

  大暑民俗

  仙草龟苓膏,暑热消一消

  在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生长着一种植物,因其神奇的祛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的功效。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在炎热的夏天,一碗冰冰凉凉的烧仙草下肚,沁人心脾,可谓消暑“利器”。民谚亦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与烧仙草的外观、口味极为相似,它主要以龟甲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黄等药物精制而成,同样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颜的功效。

  喝暑羊,夏天热着过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可以补虚祛寒、温补气血,在三伏天以辣椒油、醋、蒜调味羊肉汤饮用,温补气血的同时,还通过发汗的方式带走体内寒湿。

  过“半年节”,吃“半年圆”

  在福建、台湾地区有过“半年节”的民俗,由于大暑在农历的六月,全年即将过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粉做成的,通常制成红白两色,以豆沙等材料做馅儿,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团圆与甜蜜,可以起到健脾开胃、生津止汗的作用。

  02

  大暑养生有四宜

  宜补“水”

  此处的“水”并非我们日常的饮用水,而是指人体津液。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

  而低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都和气阴两虚有关系。

  想要补充津液,注意补水是一方面,另外还应适当多吃绿豆、乌梅、西红柿、黄瓜、丝瓜、冬瓜、鲜藕、莲子、西瓜、凤梨等具有祛暑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

  宜补觉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晚睡早起是顺应夏天自然气候的养生方法。

  不过,适当晚睡没错,但不应迟于23时。而提倡早起,也只是比平时早半小时即可。

  有些朋友会因“夜卧早起”而在中午的时候感到困乏,故而每天中午大家最好能睡上半小时至1小时的午觉,以缓解浮躁烦闷的情绪,使阴阳调和,精力恢复。

  宜除湿

  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有些人会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是适合的运动。睡前用热水泡脚,也能加速湿气排出,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宜祛暑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们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

  中医认为,苦入心经,能泄、能降,苦味食物更是“心火”的天敌。

  夏季可食用苦瓜,清暑热、开胃口,减轻夏季不想吃饭的问题;在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情况下,用金银花来“灭火”也是一个好办法。此外,如出现舌尖发红、口舌生疮、烦躁失眠、大便干燥等心火旺盛症状,可用莲子心泡水,它有助于沟通心肾,缓解不适。

  03

  大暑节气记住6个养生重点

  7月大暑时节,此时,空气湿度大,闷热潮湿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不适。“湿热交蒸”在大暑这个时候到达顶点,尤其要防范暑湿邪气对健康的损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

  避暑热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而低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都和气阴两虚有关系。

  祛暑湿

  大暑时节,雨水增多,湿邪最易趁机而入。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

  补虚劳

  大暑时节,汗出不断,阳气外泄,加上现代人解暑爱喝冷饮、吹空调,容易造成阳气虚损。不少地方有“吃羊肉”的习俗,认为可以补虚治劳,但并非人人适宜。

  喝伏茶

  大暑还有“喝伏茶”的习俗。古时的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养脾胃

  大暑前后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或者大量喝冷饮,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可以喝点玉米糊。

  养心神

  夏季人容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尤其小暑大暑出汗多、体力消耗大的时候。可以喝点酸枣仁粥、荸荠水。

  综合丨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9月3日,在成都市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现年97岁老兵马友德(左三)和家人一起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卢沟桥的炮火,太行山的硝烟,刘老庄82烈士的呐喊,诗人笔尖的锋芒……80多年前,佟麟阁、左权、李云鹏、臧克家等前辈以热血护家国,留下铮铮誓言与滚烫家书。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直击空中梯队经过北京市上空
03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
03
抗战英雄们挺立的脊梁,化为根植在血脉里的记忆。不愿忘却,是因为珍爱和平。不能忘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民族复兴不可逆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14亿多人民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02
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
02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扫码翻开这本 还有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焰。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