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里首现极度濒危物种!有影像记录!

2025-07-20 10:41来源: 沈阳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沈阳巴尔虎山首次发现极度濒危的野生梅花鹿!近日,这些落户在巴尔虎山上的“精灵”引发关注。这些梅花鹿是如何被发现的?它们从何而来?形成了怎样的种群?记者为您一一揭秘。

  历时四个月布设监测网

  2023年,沈阳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针对动物专题调查,辽宁大学三名教师带领十名研究生布设监测网络。

  “样区选择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和自然保护地,涵盖全市不同海拔梯度的森林生态系统。”该项专题调查团队负责人、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李东来介绍,团队走遍全市19个重点区域,设立200余个样线样点,布设近百台红外相机,用红外监测、痕迹追踪、生态调研织就了一张全面的监测网络。

沈阳这里首现极度濒危物种!有影像记录!

  ▲红外相机抓拍到的梅花鹿身影(资料图片)。

  “仅仅在野外布设设备就历时四个月,每三个月集中回收一次数据。至今,多数设备仍在持续工作中。”李东来介绍,团队还通过布设样线来追踪动物的脚印、粪便与啃食痕迹,为详细了解沈阳市野生动物分布和种群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濒危“贵客”首次被记录

  巴尔虎山距离沈阳市区90公里,是法库县北部的屏障。这里重峦叠嶂、森林茂密、溪水淙淙,植物资源丰富。在核心监测区,李东来带领团队布设了20台红外相机。

  相机依靠被动红外实时感应温血动物,一经触发便自动连拍或录像;夜间则通过不可见红外补光,完整捕捉动物觅食、打斗、育幼等自然行为。2023年10月17日,一台红外相机首次抓拍到了梅花鹿的身影。这一幕让李东来及整个团队感到震惊。

  “梅花鹿曾在辽宁省内有分布,但在很长时间内没被记录到。”李东来表示,野生梅花鹿仅存于东北少数山区,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这是野生的梅花鹿吗?是被落下的单只还是形成了种群呢?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答案。

  发现稳定梅花鹿种群

  一年间,七台相机累计拍到71只次梅花鹿。镜头下,梅花鹿或在林间漫步,或在雪地里觅食,每一段影像都成为生态改善的珍贵见证。

  除了红外相机的持续监测,李东来还带领团队上山,对梅花鹿的粪便、活动痕迹进行记录追踪。“梅花鹿警惕性特别强,我们上山寻踪近20次,只是偶尔感觉到林间有动静,但一次也未撞见过。”

  在走访中,有居民表示,巴尔虎山下曾有过鹿场,后因鹿茸行情不好,有梅花鹿曾被弃养。因此有人推测,这些梅花鹿很可能是逃逸的种群。李东来分析,若不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梅花鹿很难在野外环境中生存。

  “巴尔虎山生态多样,其丰富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成为梅花鹿天然的食物。经监测,这些梅花鹿有不同年龄和性别,已经形成了家族群。”经过一年的追踪,李东来团队得出结论:这些梅花鹿在自然保护地建立了稳定的繁殖种群,可以认为是野生状态。

  李东来表示,对于这些野生梅花鹿种群的健康状况、种群规模,以及巴尔虎山的生态容纳量是否可以让种群增长等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科学研判。

  多样生灵绘就生态画卷

  “除了明星物种,沈阳的生态画卷上还有更多鲜活角色。”沈阳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团队负责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规划所所长刘智表示,本次调查共发现13种哺乳动物,既有梅花鹿这样的“国宝级”兽类,也有豹猫、狍子、猞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蒙古兔、北松鼠、东北刺猬等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三有动物”。

  在巴尔虎山

  狍子、野猪的身影

  时常出现在镜头里

  在棋盘山、石人山一带

  稳定的野猪种群自在活动

  在东陵公园、陨石山

  花鼠在林间欢快跳跃……

  多样生灵的频繁亮相

  勾勒出沈阳生态系统

  生机勃勃的图景

  【记者手记】

  守护“呦呦鹿鸣”需久久为功

  71只次的野生梅花鹿影像记录,豹猫、猞猁等珍稀动物的接连亮相,每一帧都是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这背后,是沈阳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坚持,是一次次规划落地的踏实行动。

  生态保护没有终点。正如专家所言:“珍稀动物的集中出现是好信号,但保护不能松懈。”这些山林里的“稀客”,既是生态改善的勋章,更是未来责任的起点。

  梅花鹿轻盈的脚步需要持续安稳的栖息地,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平衡,需要人们一直用心守护。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减少光污染、拒绝投喂野生动物,让每一个微小行动都成为生态保护的力量。

  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宏伟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14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据了解,这4艘拖轮组成了目前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拖轮船队,将主要用于在天津港水域协助各类船舶进出港和靠离码头作业。
14
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
14
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位于北京的一个现代化商业温室中进行番茄自动杂交授粉操作(2024年11月29日摄)。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13
8月12日,果农在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软枣猕猴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12日,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六百户村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采摘苦瓜。
13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13
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
12
8月11日,游人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白塔镇段游玩(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
12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