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期的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交通场景训练?

2025-07-18 07:40来源: 广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导盲犬,是如何一步步融入到城市中的?

  今年年初,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在2025年广州市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完善导盲犬培训体系”的提案。日前,该提案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及群团组织的回复,支持和倡导不同公共场所为培训期导盲犬实训提供便利。但同时,大家也发现,这个问题不止于倡议与否。

  培训期的导盲犬为什么要融入公共场景;谁保证培训期导盲犬不影响他人;怎么明确具体的准入识别机制……在回答培训期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场景前,社会多方首先要在这些问题上找到答案共识。

培训期的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交通场景训练?

  为什么要关注培训期的导盲犬?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思考,培训期的导盲犬是否真的需要进入真实的社会场景。

  在不少关注导盲犬事业的人看来,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无障碍普法工作以及导盲犬知识科普方面有所推动,但作为一项新兴的无障碍事业,导盲犬在现实社会的融合中依旧难免遇到各种张力阻力。

  此前,有视障者向记者分析道,导盲犬培训本来也要回应服役时不融合的问题,但现在更多张力是希望用观念消解。

  “比如导盲犬怎么便便的问题,大家要么觉得视障人士没办法管好狗狗,要么觉得街坊邻居不够接纳,要么是社区没配备相关基础设施,可实际上这些不是接纳与否的问题,而是培训使用排便袋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导盲犬事业的挑战之一就在于,对公众而言,导盲犬是突然闯进公众的世界里的,前期没有任何磨合与互相了解,但大家本身需要磨合。

  “排便只是其中一个场景。导盲犬在培训阶段需要学习如何带领使用者一同融入社会,这时候就已经开始需要与真实社会的互相磨合,在磨合过程中可以解决很多因为不了解不适应产生的问题。而磨合,往往需要通过真实的场景来推动。”

  上述专业人士表示,在导盲犬学校里,无论再怎么逼真也好,都不可能完全模拟一个真实的社会场景来让导盲犬了解,包括公共交通的场景。

培训期的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交通场景训练?

  培训期的导盲犬会影响别人吗?

  那么,没有受到主动干扰情况的导盲犬,真的可以不影响环境吗?

  对于这一问题,广州导盲犬学校校长、导盲犬导师李苑甄表示,导盲犬的培养要经过选种繁殖、饲养管理、培训评估、回访复训等一系列严谨过程,不影响环境本身就是整个过程目标之一。

  记者也在导盲犬的国家标准中了解到,导盲犬在选种上本身就需要选用有完整的血统系谱、三代来源清楚、无攻击性、无遗传缺陷的犬,继而筛选稳定性好的幼犬进行家庭寄养,开展稳定性、适应性、服从性和与人共同生活的社会化训练。

  这个过程中,专业机构需要定期对幼犬进行训练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自身和外界的敏感性、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稳定性(室内、室外)、不咬物品、排泄、室外不乱衔物品等等。

培训期的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交通场景训练?

  当大家对于导盲犬的稳定性没有异议,接着才是身份识别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19年,当时虽然法律上明确允许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但有视障人士发现,当自己带着导盲犬进入地铁,因为导盲犬证件和地铁要求出示的不同,每次都得向别人解释“导盲犬是导盲犬”。

  视障人士要解释多久,往往得看面对的工作人员“好不好”,但这里的问题关键,其实在于有没有统一导盲犬的识别机制。

  也是在发现问题后,2019年,导盲犬基地与多方共享了广州服役导盲犬信息,改善导盲犬身份认证问题。2022年,广州出台关于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如何核验的意见,明确统一服役导盲犬相关证件、应穿戴工作服、需佩戴的导盲鞍和牵引绳等内容,解决了识别问题。

  “但不仅是服役期,专业培养支持下培训期导盲犬同样不会影响环境。”李苑甄表示,导盲犬事业只是一味突破后端的困难,还远远不够。

培训期的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交通场景训练?

  专业链条下进入培训期的导盲犬,在训练员的陪同下同样可以确保不影响环境,但需要熟悉环境,因此,寄养结束后,导盲犬在技能培训和共同训练(和使用者一同)阶段也要学习乘坐交通工具等等。

  李苑甄透露,一些导盲犬事业发达地区会共享导盲犬信息,接受训练员带培训期导盲犬实训,此前广州一汽巴士也是与广州导盲犬学校合作,识别培训期导盲犬并支持其公交实训。

  谁来给培训期导盲犬做背书?

  目前广州一汽巴士旗下一百多条公交线路仍在为培训期导盲犬训练提供便利,合作顺利,可以说,是以实践验证了可行性。

  在今年年初的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便孵化了广州导盲犬学校校长、导盲犬导师李苑甄关于“完善导盲犬培训体系,打造导盲犬友好城市”的百姓提案。

  提案提到广州导盲犬学校已与公交打破实训瓶颈,接下来可以逐步从公交线路向地铁以及公共商圈延展,与相关管理方共享培训期导盲犬及训练员信息,让不允许动物进内的场域也有合理识别机制接受培训期导盲犬。

  而日前,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也在对该提案的回复里提到,市残联倡导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经营管理单位支持导盲犬训练犬进出公共场所实训。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不少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运营管理单位也在进一步推广导盲犬科普工作。

  但在推动过程中,大家发现,和服役导盲犬支持不一样,培训期导盲犬实训的更大挑战在于,试点推广阶段需要明确机制,但机制很难形成。

培训期的导盲犬,能不能进入公共交通场景训练?

  “现在培训期导盲犬适不适合进入公共交通场景实训是可验证的。”一位专业人士表示,但每一次通过科普培训期导盲犬的稳定性以及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试探”社会的接纳度显然不是可行之道。

  即便是以短期活动共建形式与公共场景探索培训期导盲犬实训机会,很多公共场景管理运营方对导盲犬的判断,参照的不是导盲犬的科普或别人的实践,而是有没有官方文件作明确。

  广州市残联在提案回复中亦提到,目前法律法规对培训期导盲犬进出公众场合缺乏政策保障,有现实需求但缺乏立法依据,也希望广州导盲犬学校明确进入公共场所实训犬只评估标准和相关培训体系。

  对此,有专业人士认为,当下的下一个突破口,或许是一座城市是否可以基于专业人士的科学评估和试点的探索经验,联动多方推动形成地方性培训期导盲犬的融合支持具体指引。

  “实际上,过去一次次小而美的探索已经在不断累加证明导盲犬实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于这一问题,李苑甄也表示,广州导盲犬学校目前已有完整严谨的培训体系可回应残联建议,但也期待提供渠道可对接残联和公共场所运营方管理方,开始共创支持指引,由专业者提供专业意见,而管理方看能不能梳理意见形成地方性指引,政策出来之前在“背书”上做更多的突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林琳 实习生:郝于蓝

  图/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青海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已有上百年历史,2011年,该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9
近日,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大兴安岭西坡地区秋意正浓。
29
当晚,“世纪璀璨——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在上海世纪公园举行,1000架无人机在世纪公园镜天湖上空组成“国庆快乐”“盛世华诞 家国同庆”“浦东欢迎您”等字样和玉兰、荷花、梅花等花卉图案,在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之际,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