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家住贵阳市南明区的罗女士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当日14时许,她在河边游玩时,被一块颜色异常艳丽、光泽夺目的黄色“奇石”吸引,随手捡起放入裤袋。万万没想到,在高温天气下,这块石头在裤袋中突然发生自燃。
当时,烈焰瞬间吞噬衣物,罗女士全身多处被烧伤。
罗女士的裤子被烧焦
事故发生后,罗女士立即被送往医院。经贵钢医院医生诊断,罗女士全身多处Ⅱ-Ⅲ度烧伤。医院随即为其进行了紧急手术治疗。
该院医生王丽分析,此类颜色异常艳丽的“石头”,极有可能是白磷等危险化学物质。它们在常温下可能相对稳定,但一旦遭遇高温、摩擦或密闭环境,极易起火甚至爆炸。
为此,医生紧急提醒:野外牢记“三不原则”与急救五部曲:
针对这起惨痛教训,烧伤科医生发出重要安全警示:
1. 野外“三不原则”:在河滩、野外遇到颜色异常艳丽或来源不明的石块、金属块、结晶体等物品,切勿因好奇拾取,更不可装入衣袋、背包或带回家中。
2. 紧急处理要迅速:若不慎接触不明物后,发现其发热、冒烟或产生异味,立即远离,确保不再贴身接触,并尽快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切忌随意涂抹牙膏、酱油、油脂等物质,以免加重伤情或引发感染。
3. 牢记“冲脱泡盖送”:一旦发生烧伤,务必遵循急救五步骤——
“冲”(冷水持续冲洗)、“脱”(小心除去衣物)、“泡”(冷水浸泡)、“盖”(清洁布料覆盖)、“送”(尽快送医)。
转自:贵州日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