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动画电影展播将在暑期《第一动画乐园》集中推出中国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它们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和对未来的梦想,也鼓舞着我们砥砺前行。
自1960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电影短片《小蝌蚪找妈妈》惊艳世界,新中国动画电影便开始用光影和美术勾勒出东方审美和传统文化的内核。7月8日起,每周一至周五傍晚相约综合频道CCTV-1,让国风光影点亮最美暑期。
本次“CCTV-1暑期动画电影展播”将持续八周,编排精心,片单丰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最新《大闹天宫3D版》和《天书奇谭4K纪念版》将首次在央视一套大屏播出。经典老片焕发新生,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幅传统画卷,充满了东方美学的生命力。
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雪孩子》《草原英雄小姐妹》《半夜鸡叫》《宝莲灯》《葫芦兄弟》等经典动画齐聚展播,唤醒你的童年回忆。同时,展播活动聚焦新作,将首次在电视大屏播出《中国奇谭》《新神榜:杨戬》《金陵御猫》等近年大热作品,吸引年轻观众。
今年6月,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5亿元“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的成绩收官,成为现象级影片,带动了中国动画的国风热潮。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几代动画人的匠心传承和坚守。
正如饺子导演在多次采访中明确表示,他曾看过上美影全系列动画,其创作深受经典作品的熏陶。回顾新中国动画70余载历程,从“卡通”到“动画”这个称呼语态的转变开始,中国动画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该片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动画片银质奖,但是大家却无法高兴,因为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误会,获奖片被误认为是东欧国家制作。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意识到,中国动画需要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次提出“中国美术片要走民族风格之路”。
方向明确后,中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片《神笔》在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获儿童娱乐片一等奖;1956年,将京剧艺术融入片中的“中国动画学派开山之作”《骄傲的将军》应运而生;1958年,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开创了中国独有的动画剪纸风格。
1960年,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横空出世,惊艳世界。1961年,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上映,中国动画以独特的东方美学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20世纪80年代,国产动画进入到创作喷涌的时代,《三个和尚》《天书奇谭》《猴子捞月》《九色鹿》《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等经典佳作层出不穷。动画人始终把“探索民族风格之路”作为目标,一笔一笔地画出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也为中国动画在国际上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称誉。
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闹海》,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动画以孙悟空、哪吒经典IP为起点,半个世纪后以同样的文化灵感造就了精品力作。这是五千多年文脉延绵不绝的基因让几代人产生了共鸣,传递着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真善美。中国动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本次“CCTV-1暑期动画电影展播”中,还将会有几代动画人讲述作品的幕后创作故事。中国动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上,既有老一辈动画人筚路蓝缕、铸造经典的匠心信仰,也有新一代动画人的继往开来、接续努力。中国动画以国风为魂、以好故事为核的创作之路,终将赢得跨越时代、跨越地域的共鸣。
《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设计稿及幕后工作照
《天书奇谭》人景合成画面及幕后工作照
《中国奇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感
传承匠心,致敬经典
“CCTV-1暑期动画电影展播”不仅是一次动画精品的集中呈现,更是一场连接历史与当下、贯通不同年龄层的文化对话。展播通过“经典回望+新作接力”的创新排播模式,将中国动画艺术的影响力从家庭荧屏延伸至影院银幕。
这个暑期,周一至周五在综合频道CCTV-1重温经典,周末相约影院再续国风新审美。7月12日,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打造的《聊斋:兰若寺》将在大荧幕呈现东方美学的视觉盛宴。8月2日,《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再度回归。这个盛夏,综合频道CCTV-1与你相约,共同感受国风光影之美!
这个暑期
周末相约影院
再续国风新审美!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