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省72气象站破高温纪录!背后竟是同一个“推手”

2025-07-06 19:04来源: 封面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暑假开始,最近几天除了青海祁连降雪的新闻,给全国网民在屏幕上感受到一点“凉意”外,全国各地高温不但让各地居民、游客体感热、直呼“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疑问是不是“越来越热了”。

  封面新闻记者查阅最新中国天气网的数据,7月5日,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达到鼎盛阶段,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吉林共72个站点气温打破7月上旬纪录。气象大数据统计发现,多地高温季确实开启得越来越早,而且热得越来越久。

  四川:

  过去三年连续高温破纪录

  记者查阅国家气候中心近几年度《中国气候公报》发现,2021年-2024年这4年间,2021年、2023年、2024年,全国年平均气温都在创历史新高,2022年虽然看似“消停”了点,但其实也是当时的“历史第二热”。

  四川在今年6月刚经历一轮高温,近日雨水降临令高温“记忆”稍有减弱。但实际上,四川在2022年-2024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已经连续三年破纪录。

  四川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省平均气温16.4℃,全省1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中,有102个站年平均气温位居历史第一。

  川西高原:

  进入60年来最温暖时期

  就连气温总体较低的高原上,高温天气也增多了。

  日前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四川省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和风险清单(第二批)》提到,1961年以来,四川青藏高原区域(川西高原)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达0.25℃/10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十年是川西地区近60年来最温暖的时期。曾经较少出现高温天气的川西高原,进入21世纪后高温天气明显增多。

8个省72气象站破高温纪录!背后竟是同一个“推手”

  1961-2024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逐年变化(图据四川省气候中心)

  成都:

  2024年成都夏季比常年多出一整月

  相比于“冬天不那么冷了”,大家对“夏天越来越长”“夏天越来越热”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真是如此吗?我们再以成都为例,来看看。

  按照气象学标准判断,成都2025年夏天开始于5月13日,较常年的5月26日偏早13天。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024年,也都在这一天入夏。也就是说,夏天已经连续三年提前到来了。

  成都常年夏季时长是109天,是四季里最长的季节。但近10年,有7年夏季时长已超出常年。2024年,成都夏季长达139天,比常年多出了30天——整整一个月!

  夏天“早到迟退”,高温也是如此——过去5年,成都首个高温天存在提前的趋势。以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来看,2021年,成都首个高温天出现在7月29日,随后几年依次出现在6月28日、5月30日、5月24日,而2025年更是5月20日便迎来首个高温日。

  2024年9月,四川还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高温天气,直到9月27日,四川全省区域性高温天气才结束。

  全国:

  东北也接力高温,多个大区体感超40度

  6月10日,四川省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这也是近10年来,四川发得最早的高温预警。

  6月中旬,四川成了全国高温最突出的区域之一。四川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6月10-17日,全省平均气温25.2℃,较常年同期偏高3.4℃,位列历史同期第一高位;全省平均高温日数为4.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2天,同样位列历史同期第一高位。

  6月下旬7月末,强降雨的到来,让四川盆地西部的高温熄火,但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发酵,甚至延伸到了华北。

  这一次,北方不仅热,而且热得“不同寻常”——和往常的干热不同,这次空气湿度大,配合高温,闷得难受。知名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联合主创、复旦大学博士生傅正航介绍,北方不少地方体感温度超过40℃,济南、郑州的体感温度达到45℃,石家庄甚至达到47℃。

  甚至,大区东北也加入了高温行列,近期东北高校学子喊热的帖子在网上很多,当地空调安装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

  根据气象信息,今明两天,高温在多个大区还将持续,山东半岛北部、苏皖北部等局地还会热到40℃以上。

  背后推手:

  北方湿热罕见,背后推手是异常副热带高压

  本轮高温天气以及四川盆地西部的强降雨,有一个共同的“推手”——异常的副热带高压。

  傅正航介绍,今年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大举西伸北抬,控制南方大部以及北方的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南部。被副热带高压直接控制,自然酷暑难当,河南、山东出现了南方盛夏三伏天的配置。

8个省72气象站破高温纪录!背后竟是同一个“推手”

  7月5日,全国多地高温连成一片(图据中央气象台)

  副热带高压也使得水汽和主雨带被挤压到我国西部和北方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出现强降水,京津冀、山西甚至东北三省,出现了长江中下游梅雨一样的配置,闷热潮湿。

  这样的雨热分布,就像提前感受“大暑”节气。“北方7月上旬就出现这种湿热,肯定是不正常的。”傅正航表示,往年,北方也有湿热,但一般就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而且很快就结束了。今年副热带高压在7月上旬就光临北方,是罕见的。

  “这预示着今年北方的湿热要持续很久。”傅正航表示,7月9日起,副热带高压要直接控制京津冀、辽宁、吉林等地,未来一周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还将持续。

  台风将至:

  “丹娜丝”将缓解南方高温 四川多阵雨或雷雨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已于6日早晨加强为台风级,它是否会影响当下的天气格局?

  据了解,台风位于副高的南侧,随着它逐渐向偏北方向移动,副热带高压也会有一个减弱和东退的过程。未来几天,南方的高温有所减弱,此前因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而高温难耐的川东一带,气温也会降下来一些,但北方地区高温持续。

  此外,台风可以抽走部分水汽,未来三天,四川仍有雨,但以阵雨或雷雨为主,雷雨时有短时阵性大风,盆地中部和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当台风登陆减弱深入内陆后,副热带高压又会重新西伸北抬,这一次的位置可能更偏北一些。

  据四川省气象台的预报,7月10-20日,我省大部以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早晚多阵雨或雷雨,其中10-12日,盆地西南部、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7-18日、20日前后,我省还有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11日,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新华社发(刘再耀 摄)  新华社青岛10月11日电(记者黎云)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11日上午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12
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
12
10月11日,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卢各庄村农民整理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农民在田间抢收铁棍山药(无人机照片)。
12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近日,位于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的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正式开放,展厅内21米长的城墙遗址层次分明,让乘客在出行时也能了解天津历史。
11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
11
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10
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
10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张掖市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流水作业线上工作。新华社发(沈冬兵摄)  10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遵化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无人机照片)。
10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