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2025-06-24 07:21来源: 广东民生DV现场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盛夏酷暑已至

  最近

  全国多地都迎来了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连日发布高温预警

  6月23日多地都出现35℃以上的高温

  局部地区甚至可达40℃以上

  室内可以开空调

  但是在车辆内部密闭环境下

  温度最高能飙升到

  60℃到70℃

  看似平常的车内物品

  在高温的炙烤下

  很有可能会成为危险品!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这6种东西

  别往这里放

  前段时间,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在高温晴天的日子做了一个实验:将车辆停在空旷的水泥地上,暴晒一段时间后,消防员使用热成像仪测温发现,车内的温度超过了70℃,最高达到了81℃。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图源:北京大兴消防

  实验中,消防员将各类喷雾、汽水、充电宝等放进车内,不出多时,这些物品就先后发生了变形、爆炸、引燃车内饰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6样物品,高温天气千万别放在车内!

  1.电子产品及充电宝

  充电宝电池不具备稳定性,容易引起自燃。另外,手机、平板电脑等大部分电子产品用的是锂电池, 在较封闭和高温环境下很可能发生鼓包,甚至爆炸。尤其是一些采用不合格或翻新电芯的劣质充电宝,更为危险。

  大兴区消防员张震介绍,手机充电宝的工作温度范围在0-40℃,这类物品不可长时间放在高温密闭车内,平时应存放在温度适中、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暴晒。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车主遗留在车内的充电宝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热失控”导致起火。 

  2.打火机

  打火机里的液态丁烷属于易燃易爆物,在环境温度超过55℃时,打火机的体积将可能膨胀,引发爆炸,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车主在开车途中,车内的打火机因高温发生爆炸,引发车内起火。

  在大兴消防的实验中,第一组爆炸的物品就是打火机。关闭车窗后,仅过去2分钟,放置在仪表台上的打火机就发生了爆炸,有碎片飞到后排座椅上。

  3.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受热容易膨胀,若此时还将汽水来回晃动,瓶内压力不断增大, 有爆炸风险。

  4.瓶装水、眼镜、水晶球

  这些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凸透镜聚光效应,时间一长,光线聚焦点周围就会形成高温高热环境,容易引燃车内物品,引发火灾。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5.喷雾

  夏天常用的防晒喷雾、降温喷雾等,不少人会用完后顺手放在车里,但夏季车内温度很高,加上阳光直射,容易使气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爆炸。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实验中,在暴晒下放在仪表台上的三瓶喷雾发生爆炸。 

  6.液态香水

  市面上卖的香水基本都含有酒精类的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在高温密闭条件下会加速挥发,此时若直接与明火接触就会发生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车辆起火原因多样

  切莫掉以轻心

  不久前

  浙江嘉兴的沈先生准备驾车外出

  打开车门时却发现

  车内正冒着黑烟

  后经消防部门初步调查

  起火的原因

  是车内USB数据线接口故障、发热

  引燃了座椅

  导致车顶、中控台以及副驾驶座椅

  被部分烧毁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无独有偶

  6月18日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一辆私家车副驾驶部分区域

  被严重烧损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图源:浙江消防

  监控显示

  当日气温较高

  车辆停放在室外

  没有任何遮阳措施

  且车头方向正对着太阳

  副驾座椅上放置的手机

  疑因长时间暴晒发生了爆炸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图源:浙江消防

  消防员仔细一看

  这车上可谓是集齐所有的“定时炸弹”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图源:浙江消防

  除此之外

  夏季高温天气下

  车辆也可能因为长期未检修

  油路、线路出现老化

  或长时间驾驶导致发动机舱温度过高

  线路软化、脱落

  引发车辆自燃

  即便是在路边怠速等人时

  车底的排气管最高温度也会高于800℃

  若附近有干草、油漆或其他易燃物品

  时间一长也会引发火灾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起火原因多样

  车辆自燃如何应对?

  自燃不仅会导致车辆受损,还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发生自燃,该如何处置呢?

  小火快灭

  出现轻微烟雾或小部位起火时,可用车载灭火器、毛毯、沙子覆盖,迅速扑灭火源避免扩散。

  中火阻氧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若火苗从缝隙蹿出,切勿直接打开前机盖,应先开一条小缝喷射灭火剂,确认无烟后再清理,避免空气突然进入引发轰燃。

  大火速逃

  如果火势太凶猛无法控制,人员要尽快远离车辆后再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助,以确保人身安全。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除了消防安全,健康风险也值得我们关注。夏季,不少人习惯在车内放几瓶矿泉水、冰镇饮料,渴了喝几口,没喝完就随手放在车内。然而,经过高温暴晒后,这些瓶装水和饮料已经不再适合继续饮用,对此,记者和检验人员进行了一场实验:

  检验人员分别将未开封和开封饮用过的矿泉水和红豆薏米水饮料分组标记,放置在车内前挡风玻璃下,经过72小时高温放置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真菌细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未开封的纯净水和红豆薏米水没有检出细菌和真菌,而开封过的检测结果都呈阳性。

易燃易爆炸!这些东西别往车里放,赶紧自查→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消化科专家褚云香介绍,开封饮用过后,口腔中的细菌可能会进入到饮料中。经过高温暴晒,细菌繁殖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红豆薏米水等饮料中因为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会给细菌提供更好的繁殖条件,变质所需要的时间会更短。

  因此还需注意,开封过的饮品切勿长时间放在高温车辆内,也不建议隔夜饮用。

  炎炎夏日

  日常应定期

  对车上电路、油路进行检查

  杜绝隐患

  爱车不是储藏室

  切勿在车内放置

  充电宝、打火机、眼镜等物品

  谨防车厢变“烤箱”!

  央视网综合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北京大兴消防、人民日报、央视频、昆明交警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国球”点燃了京西的激情。与此同时,看台上八位特殊观众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他们是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卖骑手,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06
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
06
在5日于挪威弗勒举行的2025年举重世锦赛男子71公斤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何岳基夺得抓举单项金牌、总成绩铜牌,并刷新了抓举世界纪录。
06
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05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曾是皇家专属的禁苑,如今成了万民可入的文化殿堂。昔日的皇家红,如今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定格的“家国色”。
05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5
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04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
04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4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