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的带货人可能是皇帝自己?我们今天能想到的营销手段,宋代人早玩过了

2025-06-18 19:30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每年的“6.18”,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些热闹的带货场面。不过,“带货”并不是当代的专利。作为一个职业,“带货人”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货郎图》记录的就是一位800多年前的带货人,画上的文字中有一段自我介绍:“嘉定辛未李从训(顺)男嵩画”,意思是公元1211年,李从训的儿子李嵩作了这幅画。

  李嵩是一位风俗画高手,南宋嘉定辛未年,他以都城临安为背景,画了这张纵高25.5厘米,横长70.4厘米的《货郎图》,如今藏在故宫博物院。

  古代的货郎是拥有多种头衔的“斜杠青年”

  摄影讲究构图,绘画也不例外。

  这张画的画面主角是一位中年货郎,个子不高,络腮胡须,身着素色短打,挑着担子,上面挂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围着他的人,就是准备“剁手”下单的消费者们,一位妇女和六个儿童。

  这里有两个有意思的细节。首先看货郎带的这些东西,有锅碗瓢盆等生活日用品,有用于生产的农具,还有可以提供精神食粮的乐器,用来娱乐人类幼崽的玩具,甚至还有各种用于防身的冷兵器。在看不到的地方,可能还隐藏着针头线脑等杂货。

一千年前的带货人可能是皇帝自己?我们今天能想到的营销手段,宋代人早玩过了

  在李嵩这幅《货郎图》上,担子上挂着一只斗笠,上挂一行字条:“攻医牛马小儿。”什么意思?就是能给牛马和小孩治病。难道说这带货人的职业是医生?没错。古时候的货郎,也多是拥有多种头衔的“斜杠青年”。

  而且,这位行脚医生,能看小儿科,还能当兽医,是个复合型医学人才。为了让别人看得更清,他还在斗笠上挂了个布帘招子,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店面广告,上面写个“神”字——我这个带货人,可是个神医呢。

  所以,古代货郎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根据《货郎图》的招牌推测,除了行脚医生,风水先生、流浪艺人、识字先生,也常常做带货人的角色。

  乡下不像城里,很多地方没有药铺、诊所,所以行脚医生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盖房子、选墓地都少不了要看风水;百姓也需要文化生活,所以流浪艺人也有市场;此外,古时候文盲率很高,找个识字先生代写合同、书信也是重要的刚需。

  这些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在瞧病、看风水、演出、代笔之余,再做点带货的买卖,再合理不过。

  不是照片是海报

  看完细节,咱们再从总体上,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这幅画。

  叫《货郎图》的画还有很多。现在能看到的,传为李嵩所作有4张,苏汉臣有2张,有的还叫《婴戏货郎图》等名字。宋朝之后,元、明、清时期都有《货郎图》传世。

  看到这些画,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你看货郎的货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有生活用品如扇子、笤帚、瓶子、罐子、壶、桶;有生产用具如锄头、刨子、铲子、葫芦、镰刀、刀等等;有干鲜食物如米、醋、萝卜、白菜、茄子;有玩具如小鸟、鸟笼、拨浪鼓、小旗子、小篮子、笛子、箫、铃铛、面具、鼓槌等等;还有眼药等药物。

  画上的货担或推车上的货物,就像一座小山,其中还有大量金属制品。但是,如此大量的货物都堆积在两只浅浅的竹篮中,这画面,不太科学。

  首先,要想挑起这些东西,就是巨大的挑战。

  然后,即便这些东西能够捆得很紧,不会散落,那一个人带着这个庞然大物,能够东奔西走、跋山涉水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图上的情景,应该不是完全写实。

  那画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根据画面的构图,联系到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我们可以推断:这可能是一张商品的海报。它有一定的写实成分,但总体上是一张理想化、带有夸张成分的宣传画。

  正常情况下,一个商贩是不可能携带这么多东西的,但是通过艺术设计、PS的方式,可以把各种信息整合到一张图上,这是今天户外广告、地铁海报常用的手段。

  根据经济学、广告学者的研究,宋代的商业广告已经普遍存在,各种悬挂广告的旗帜、招牌,在《清明上河图》中随处可见。这种经济现象,在同时期的画里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你看,我们今天能想到的营销手段,宋代人也玩过。

  李嵩和苏汉臣等画家通过巧妙构图,让货郎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同框。如果在旁边加上广告语“双十一狂欢节,错过等三年”,古画新词,看起来也毫无违和感。

  难道还有cosplay?

  除了商业功能,我们还看到另一种有意思的推测:这里的货郎为什么看起来不合常理?因为他们压根不是真的货郎,而是其他人的角色扮演,也就是当下流行的cosplay。

  比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小峰提出:“《货郎图》题材实际上是宫廷元宵时节的节令绘画,以政府组织的元宵大型庆典中‘货郎’杂扮表演为蓝本,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绘画。”

  也就是说,过年过节,宫廷里的皇帝、贵族也想像民间市井那样热闹,于是就找一些道具和演员,制造出了这个带货的场景。这从后来的类似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明代计盛的《货郎图》,就把货郎带货的场景,放在了宫廷中。

  除了货郎,宫廷里还会cosplay各种摆地摊的场景。升级版的,就是在宫廷或皇家园林里造一个商业街了。今天的北京颐和园有一条苏州街,就是为了在各种节日里,在京城感受江南商业的繁华。

  基于已有史料,北京故宫博物院学者杨新甚至推测,宋画中的货郎扮演者,就是皇帝,李嵩《货郎图》的那位中年人,就是宋宁宗。货物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而这些物品由皇帝背负,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宣传画。一方面,它象征“肩负天下”重任,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接地气的画面,营造勤政爱民的形象。

一千年前的带货人可能是皇帝自己?我们今天能想到的营销手段,宋代人早玩过了

  李嵩和苏汉臣两位画家都不简单,他们是宫廷画师。以他们的身份看,这种民俗画并非随意创作,而是肩负着某种使命。创作这样的画,让皇帝做示范,是为了告诫天下臣子,要为天下百姓担负重任,不要叫苦叫累。

  李嵩《货郎图》的左下角布袋上,有“三百件”字样,有学者认为,这是这幅作品当时的制作数量。像《货郎图》这类东西,常常会批量绘制,分发给各位臣子,用在团扇、折扇上。每每使用这些工具,臣子看到图像上的货郎,就能想起勤政的天子。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寓教于乐”。

  无论是商业海报,还是寓意“肩负天下”的宣传画,都告诉我们:这幅画既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写实性,又有超现实的一面。不管怎么说,它都以形象的方式,给今天的人展示了古人“买买买”的鲜活场面。

  通过《货郎图》系列古画,我们了解了一个特色职业“货郎”。此时此刻,有人可能想要穿越到画中,去体验一把古人的乐趣。但实际上,古代的“带货人”一点也不好当。他们肩挑重担,还要经受风吹雨淋,往往一天要走数十里路。

  关于这一点,乾隆皇帝有话要说。他在李嵩《货郎图》上题了一首诗:肩挑重担那辞疲,夺攘儿童劳护持。莫笑货郎痴已甚,世人谁不似其痴。

  意思是说,货郎们肩挑重担,不辞辛劳,还要随时防止熊孩子拿了东西不给钱。不要嘲笑这个群体的傻痴,世上的其他人,难道比货郎更聪明吗?

  今天,各路带货主播们就要幸福很多了,有了网络平台和技术的加持,凭一张巧嘴就可以卖货成千上万。这也意味着,《货郎图》中所描绘的超现实画面,已经成真。古画里的货郎要是穿越到今天,他们一定会被今天的带货画面惊呆:天哪,我辛苦一生,都没有人家半个时辰卖得多。

  文 | 李正乔、羽羽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首次集中展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
01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2日启动联调联试,计划于年内开通运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2日启动联调联试,计划于年内开通运营。
01
8月30日,游人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水上森林景区乘坐竹筏游览美景(无人机照片)。秋日里,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乐享好时光。秋日里,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乐享好时光。
01
8月30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小学生们跨越“成长跨栏”,步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
31
这是8月30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8月30日,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顺利合龙,为线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31
这是8月30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内拍摄的银河下的6号火山与草原(堆栈合成照片)。初秋时节,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草原上,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沐浴在星空与银河之下,景色壮美动人。
31
记者29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北京市综合运用国旗红旗、立体花坛、宣传画面、夜景照明等形式进行景观布置工作,以庄严隆重、恢宏大气的氛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30
8月28日晚,布置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四万盏太阳能灯将鸣沙山一面山体点亮,让夜晚的大漠更具魅力。
30
8月29日,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行“长安霓裳·跟着国潮游陕西”汉服文化推广活动,在七夕节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文化大餐。
30
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8位阅兵擎旗手讲述战旗背后的故事 阅兵活动当天,第82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陈卓将手擎“势如破竹”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