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舞台也要“节能减排”

2025-06-17 10:29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陈涌泉

  中国戏曲从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不排斥一切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和效,绝不能喧宾夺主,让物质堆砌淹没了“人”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行绿色办公和大型活动碳中和,号召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开展生态文艺采风创作,生产更多高质量生态文艺作品。由此联想到戏剧舞台的一些“大制作”,着实不够“节能减排”,当引以为戒。

  在看到舞台美术多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新创剧目中,存在着“戏不够、景来凑”的问题,除令人眼花缭乱之外,还把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核心要义丢掉了。舞台堆砌严重,一台戏的装置动辄几卡车,演员们站在一层又一层的高台上、一圈又一圈的转台中,“四功五法”没有发挥的空间和施展的余地;他们穿着厚底靴攀登一阶又一阶的“天梯”,心中所想的是如何避免摔倒,何谈进入表演的“自由王国”?当年裘盛戎先生在排演京剧现代戏《雪花飘》时,看到舞台上雪花机制造的雪花,不解地问“还要我干吗?”老艺术家们就有这样的功力:哪怕是三伏天,也能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表演出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效果,把观众带入冰天雪地的环境。这才是高级的表演艺术。

  概括起来,过度舞台堆砌具有多重危害。一是限制演员发挥。演员的表演空间被严重挤压,有技艺展示不出,长此以往将导致表演艺术退化。二是存在安全隐患。复杂置景不仅违背艺术规律,还因为演员置身其中、爬上爬下,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三是伤害戏剧本体。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戏剧“景随人移”的写意美学被异化为“人被景框”的物质堆砌。四是伤害观众审美与想象力。空灵舞台是激发观众想象的关键,堆满实物的舞台剥夺了观众想象的空间,抑制了观众审美力的提升。五是增加院团负担。制作成本、运输成本、演出成本、仓储成本等让剧团不堪重负。六是浪费社会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文明行为,一台戏几卡车置景所造成的浪费,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不适于时代发展潮流。

  我看过不少这样的作品:装景的卡车越多,戏越容易沦为“关在仓库里的残次品”。即便是那些深受市场欢迎的戏,少几卡车景,降低了演出成本,剧团收益岂不更大?

  舞台置景是戏剧美学的重要组成,繁复的舞台堆砌,反而有悖于戏剧之美的呈现。中华美学精神以诗性写意为特质,推崇空灵意境。中国戏曲有着以简驭繁、以虚为实、空纳万境、心生万物的诗化传统,一桌两椅,魅力无穷。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最现代、最高级的理念,唯有真正掌握其中奥义,舞台才能灵动起来,作品才能“活”起来。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每台戏都要回到“一桌两椅”,指的是要守好中国戏曲的写意美学精神。中国戏曲从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不排斥一切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和效,绝不能喧宾夺主,让物质堆砌淹没了“人”。

  我在与国际戏剧同行交流中发现,目前世界上,我们的排戏成本普遍较高、舞台置景普遍较实。其实,自从梅兰芳把京剧推向世界,让西方发现中国戏曲之美,世界戏剧界都在学习中国戏曲的空灵写意并奉为至宝。无论是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倡导的没有华丽布景、没有复杂道具却让观众看到整个世界,还是格洛托夫斯基“质朴戏剧”理论告诉我们的,当去掉所有布景时,反而更加突出文学、更加突出人,都深得中国戏曲写意精神之精髓。今天的我们,不能把先贤留下的宝贝丢掉了。

  说到底,观众看戏,主要看的是演员的表演,听的是演员的唱腔。因此,我们必须重申:舞台上一切元素都应紧密围绕、服务于演员表演,衬托其艺术光彩,不要再让庞大繁复的舞美装置、绚烂的灯光音效抢夺本应属于演员的主体位置,要让演员拥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充分展现表演艺术的魅力。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中国戏曲的写意传统曾为世界戏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代的戏剧工作者当赓续优良传统,减少不必要的“大制作”,杜绝舞台堆砌,以创作和行动在世界舞台上讲好生态文明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