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国行更容易了”——印尼民众点赞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2025-06-14 10:03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雅加达6月13日电题:“我们的中国行更容易了”——印尼民众点赞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新华社记者李富玉 陶方伟

“我们的中国行更容易了”——印尼民众点赞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这是6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拍摄的一家旅行社推出的中国旅游产品广告。新华社记者 岑云鹏 摄

  “这项政策真是非常方便!”从事贸易的印尼华人关婷婷得知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表示,未来在经中国转机前往其他国家时,可以顺便带家人在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短途旅行,“既方便又实用”。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12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6月12日起,印尼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政策实施后,印尼成为第55个享受该项便利的国家,受到旅游业界与民众广泛关注。

  印尼德维达亚旅行社旅行顾问埃尔莎·费布里亚尼介绍说,目前旅行社月均组织10个赴华团队,过境免签将进一步激发游客兴趣。“很多游客之前因为无法入境,只能在机场等待。现在可以凭过境免签政策入境,我们可以设计‘中转+城市游’的新路线,比如到上海玩5天,再前往下一站。中国行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印尼戈鲁米旅游公司工作人员苏达尔曼托说:“我自己就很想借助这个政策去重庆看看。重庆有火锅和山城风光,对喜欢辣味的印尼游客来说肯定很有吸引力。”

  “假期期间,去中国的游客会明显增多。”安塔瓦亚旅游公司工作人员薇拉·维查亚介绍说,上月假期这家公司组织了55人参团赴华。“有了这个新政策,我们正在研究推出更多中转中国的多国游线路,提高游客体验。”

  家住雅加达的印尼华人方瑞兴表示,自己因公务常年往返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地。“如果过境免签停留时间能延长,那就更方便了。这样我们这些华人能经常带孩子回中国看看,了解中国文化。”

  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尼的经贸和人文往来日益密切。随着政策落地,印尼赴华旅客将享受更灵活便捷的入境体验。

  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维罗妮卡·萨拉斯瓦蒂表示,中国对印尼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深化双边关系、促进互联互通的积极信号。该政策不仅有助于推动人文、旅游和商务交流,也为构建更紧密的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
31
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
31
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
31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加快钢铁产业向装备制造业和耗钢产业延伸,全力打造钢铁深加工制品基地,强壮产业“筋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0
一艘直达韩国仁川港的班轮在青岛港前湾港区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10月29日摄)。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及海上贸易往来的枢纽优势,密织覆盖日韩主要港口的海运航线网络。
30
10月29日,农民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晾晒萝卜条(无人机照片)。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30
10月26日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
29
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
29
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9
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依托“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10月27日顺利返回海南三亚。“奋斗者”号在北极共完成43个潜次作业任务,并与完成我国首次北极冰区下潜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模式。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