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台唱响千年乡音

2025-06-12 09:15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民日报记者 杨 迅

  晨光熹微,在湖南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年近八旬的刘永安已在老屋中忙碌起来,准备当天的表演。他身后,古朴的戏箱和各式木偶,无声地诉说着这门古老艺术经历的沧桑岁月。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的代表性传承人,50年来,刘永安挑着这副承载千年乡音的行头,从阡陌纵横的乡间出发,踏出一条保护传承家乡非遗、擦亮家乡文化名片的道路。

  刘永安进村开展现场教学展演。

  持之以恒 坚守非遗技艺

  在凳子上拴上镲和锣鼓,踏进蓝印花布围成的戏台,人与木偶“合为一体”,手脚并用操控木偶,同时完成吹、拉、弹、唱、耍等多项技艺,将说唱与表演融会贯通,将人物的际遇和情感通过木偶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刘永安即兴来了一段布袋戏。

  邵阳布袋戏,是一门“一人一台戏”的绝艺,也称“扁担戏”或“被窝戏”,多取材于中国民间神话和历史小说。无论是木偶的唱、表、念、白,还是乐器伴奏,都由一位布袋戏艺人完成,堪称“一人顶七人”。整个舞台和全部的演出行头仅用一根扁担即可挑起。

  刘永安是邵阳布袋戏的第十八代传人,上世纪60年代跟随叔父挑担下乡演出,70年代接过戏担,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江湖生活,足迹遍布湖南、江西、广西和贵州。

  这些年,刘永安一直从事邵阳布袋戏下乡演出、对外交流等工作,并配合邵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传承教学等活动。

  邵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邓飞介绍,为了更好保护布袋戏这一非遗技艺,中心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录制布袋戏的音视频;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方式,推动布袋戏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提高社会认知度;在节庆活动中推出布袋戏演出,扩大影响力。

  “在传承人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已收集整理布袋戏传统剧本30余个、曲谱50余个,拍摄日常演出、传承教学及相关展示展演活动视频资料300多分钟、图片3000余张,重点对10多个传统剧目进行数字化记录,留下了宝贵的资料。”邓飞介绍。

  2016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抢救性记录“中国记忆”项目来到邵阳,为刘永安拍摄纪录片《一个人的剧团》,一拍就是5年。在摄像机前,刘永安将毕生所学细致展演、讲解。珍贵的影音变成国家文化记忆库中的数字典藏,为邵阳布袋戏的数字化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0月,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暨颁奖典礼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一个人的剧团》从50部入围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荣获非遗影像单元唯一的优秀奖。刘永安的淳朴、坚韧,对布袋戏的坚守、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也打动了现场观众。

  刘永安在邵阳县非遗展馆开展传承教学。

  薪火相传 投身非遗传承

  邵阳县非遗保护中心的传习课堂里经常活跃着刘永安的身影,他为布袋戏的学员提供悉心指导,将唱腔、念白、操作要点毫无保留地教给后辈。

  邵阳布袋戏传承的队伍不断扩大,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社会从业艺人10余人,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现实的困境不得不面对——布袋戏技艺繁难精深,学习周期长,不稳定的演出收入难以支撑生计。一批批原本满怀热情的学员,要么觉得学艺辛苦,要么迫于生计压力选择离去。

  谈及家族传承,刘永安坦言,孙子能做一些简单的操演,未能专职于此。对于学习布袋戏的接班人,刘永安表示:“要有文化基础,还要有恒心,能够吃苦耐劳。”

  传承,终究要落在人身上。如何将布袋戏的文化推广开来?这是刘永安一直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变,传播亦需破局。今年5月,抖音博主“小万姑娘”关注到邵阳布袋戏。她联系上刘永安,提议通过直播推广布袋戏时,刘永安曾有过疑虑和踌躇。然而,让布袋戏“被看见”的渴望最终战胜了迟疑。

  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生涩,到如今直播间里的自如,刘永安的“触网”之旅成效斐然。抖音账号开播至今粉丝数已突破39万,单场直播观众峰值破万。天南海北的年轻网友涌入直播间,惊叹于“一个人的剧团”:“这才是国潮!”“爷爷手里的木偶仿佛活了!”……借助数字浪潮,刘永安的方寸戏台被天南海北的观众关注,千年技艺在云端找到了知音。

  扎根乡土 擦亮文化名片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在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非遗表演现场,锣鼓声响起,刘永安一开腔,小小的“戏台”瞬间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

  无论声名如何远扬,刘永安最珍视的舞台,始终是家乡那片沃土。农闲时节,他依然习惯性地挑起戏担,行走于十里八乡。村头晒谷坪、集镇小广场,都是他的舞台。为婚庆增添喜庆、为白事寄托哀思,刘永安的布袋戏演出深深嵌入乡村文化,为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带去了质朴的欢乐与慰藉。

  刘永安数十年的坚守,让邵阳布袋戏获得更多关注。燕窝岭这个曾经寂寂无闻的小山村,因为布袋戏和刘永安,吸引了外界关注的目光,一些文化爱好者到此探访。布袋戏已成为邵阳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借此契机,邵阳构建和提升文化氛围,促进文旅发展。邵阳县委宣传部干部刘飞介绍,邵阳计划进一步推广布袋戏,带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乡土有乡音,传统文化不能忘。布袋戏扎起三根棒,今天我登台来演唱,传统文化要发扬。”刘永安正表演一段渔鼓,“布袋戏一代一代往下传,文化多灿烂。百花齐争艳,可喜到今天……”

  “古老的文化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理念进行创新表达。”谈到布袋戏的未来,刘永安表示,自己在传统布袋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曲目创新,也加入了快板等元素,希望吸引更多年轻受众,也希望通过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实现布袋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夜幕降临,燕窝岭归于宁静,刘永安轻轻拂拭着陪伴自己大半生的木偶,“不能让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朴素的话,承载着一位民间艺人对家乡文化根脉的敬畏。以上图片均为邵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本期统筹:吕 莉 李祉瑶

[责任编辑: 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