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发布: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25-06-11 18:14来源: 中国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6月11日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基于2024年全年数据)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并扩大了科研产出的领先优势。

根据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排名中国之后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法国,韩国总体排名升至第七,加拿大现居第八,印度、瑞士依然位居第九、第十。

“份额”(Share)是自然指数显示作者对高质量科研所做贡献的关键指标,2024年中国的份额达32122,较2023年增长了17%,并且,中国进入全球十强的机构由2023年的7家增至目前的8家。自然指数数据同时显示,亚洲国家整体上强化了优势地位。

在机构层面,全球机构十强中除了哈佛大学(位居第二)和德国马普学会(位居第九)之外,其他8家都是中国机构。其中,中国科学院继续保持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居第三,浙江大学则由第十位跃升至第四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分列第五位至第八位,上海交通大学居第十位。

此外,与2023年相比,2024年更多中国机构跻身机构五十强,由22家增至25家。

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 Baker)说,这些数据反映了全球科研格局的深刻转变。中国对科技的持续投入正转化为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快速持续增长,在物理科学和化学等领域,目前已远超此前居于首要地位的西方国家。

自然指数科研领导者榜单每年基于上一年的全年数据发布一次。它属于自然指数数据库的一部分,该数据库追踪的是对于发表在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的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这些期刊来自不同的出版机构,由独立的科研人员集体选定。(完)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当日,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
04
7月3日,中铁上海工程局的工人在宁淮城际铁路(南京至淮安)5标项目跨滁河斜拉桥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
04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村村民牛雨梅(左)和女儿在自家小院内查看枣树长势(6月30日摄)。以红色文化、杂粮产业为核心,当地不断拓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04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此外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
03
6月30日,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如今,一些牧民采用机械化转场的方式来到夏牧场,开始搭建毡房、剪羊毛等工作。如今,一些牧民采用机械化转场的方式来到夏牧场,开始搭建毡房、剪羊毛等工作。
03
7月2日,集装箱船舶靠泊在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填补了东营地区没有集装箱专用码头的空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3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洞庭湖东侧,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洞庭湖东侧,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
02
当日,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集市乌日贡主题活动在莫日根广场举行,人们在活动中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赫哲族非遗技艺,体验乌日贡传统项目。当日,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集市乌日贡主题活动在莫日根广场举行,人们在活动中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赫哲族非遗技艺,体验乌日贡传统项目。
02
当日,随着最后一对长钢轨精准铺设到位,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十一局铺轨施工的西延高铁顺利实现轨道贯通。截至目前,西延高铁路基、桥梁、隧道和无砟轨道等重点施工任务,以及新建8座站房基础和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
02
这是地球彩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3时拍摄,经辐射校正、红绿蓝(558-631nm、500-573nm、434-477nm)三波段图像配准和彩色合成处理后制作而成。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