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地方戏的灵魂

2025-06-10 09:15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林 颖

  任何剧种都需要适应时代变化,一些题材也非常适合突破发展,很多创新实践值得包容鼓励。但是,对方言和声腔音乐“动手”还是要慎之又慎,切莫伤到剧种的灵魂

  今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增加的一条新规,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申报项目“有使用外请主创人员情形的,在评审确定资助项目时,每外请1类主创人员降低1个排序档次”。可以看出,规定意在鼓励各剧种培养自己的主创力量,避免因过度依赖外请主创而逐步丧失本剧种特色。这也提醒我们,是时候重新认识本剧种的灵魂所在了。

  我自己在多年的演出与创作中,尤其深刻地感受到,方言和唱腔是地方戏的灵魂,不能草率“移步又换形”,以创新之名丢了灵魂。

  以闽剧为例,它以福州话为方言基础,福州话中保留了不少上古汉语的遗存并且至今保留着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分阴阳”的“八音”调值,这种方言调值在剧种念白韵律和声腔成形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样的,广东话的“九声六调”让粤剧念白相比4个声调的普通话听起来更有旋律性和抑扬顿挫之感;莆仙方言用7个传统声调、15个声母和40多个韵母将上古汉语的遗存之音体现在莆仙戏中,更显这一古老剧种的古朴厚重。

  除了独特发音之外,各地方言还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词汇体系。福州话形容“很糟糕”用“平八”二字,给人“效果很差”“四分五裂”之感;巴蜀方言中“巴适”也比普通话“舒服”所传达出来的体验感更强;吴语用“芥杀格”形容“很厉害”,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很多方言还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充分发挥这个特点,能够给不同行当的人物塑造出迥异的“语言形象”——白话连珠、幽默风趣的丑角儿,文读铿锵、谈吐稳重的官生,文白混读、俏丽活泼的花旦……

  由此,地方戏才能乘着灵动的方言翅膀,操着摇曳多姿的口音和充满民间智慧的俗语,舞台上的人物语言才更加精准到位,角色形象更加血肉丰满,行当特色更加鲜明立体。地方戏以百花争艳的姿态充分释放剧种魅力,才有了闽剧《贻顺哥烛蒂》、粤剧《搜书院》、莆仙戏《春草闯堂》、越剧《祥林嫂》、川剧《秋江》等脍炙人口、久演不衰的一批批剧目。

  这么多古老、丰富、复杂的方言体系,外请主创难有精力在短时间内熟悉并驾驭。个别强势编剧、导演甚至认为方言“土气”,从剧本阶段就刻意淡化剧种特色,更谈不上发挥方言优势。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年一代本土编剧对方言的驾驭能力远不及前人。地方戏必须与方言“血脉相连”才能葆有自己的特殊气质。那些生搬硬套甚至极其拗口的台词,只会让地方戏的独到韵味丧失殆尽。

  说完方言,再来说说唱腔。

  闽剧在400多年的发展、沉淀中与福州话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剧种音乐风格——你能从“逗腔”中听到“水磨腔”的一唱三叹,能在“江湖”中听出弋阳腔的高亢激昂,能从“洋歌”的平白如话中捕捉到福州的市井气息。这三大不同源头的声腔体系最终在福州方言和本土民间音乐中渗透、融合,再辅之以逗管、双清等特色乐器,闽剧声腔音乐更显特色。湖南湘剧也是将传入本土的高腔、昆腔等各类声腔在长沙方言的规范下与湖南地方音乐深度结合,“湘化”而成。

  放眼望去,大部分剧种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乐器和曲牌音乐。泉州梨园戏的“压脚鼓”和《长潮·潮阳春》等曲牌、江西赣剧的赣胡和《红衲袄》等曲牌、山西晋剧的“呼胡”和《平板》等曲牌……每个剧种都通过丰富的声腔、曲牌以及特色乐器,形成具有高分辨度的艺术风格。

  但是,如今不少大导演都有专属配器和作曲,他们恐怕没时间细致研究每种地方戏的声腔音乐,于是出现了唱腔设计、作曲、配器“两张皮”甚至“三张皮”的现象。受到追捧的大建制乐队、交响化配器也把剧种特色乐器湮没其中。最终,当大幕开启、序曲奏响之时,观众已然分辨不清看的到底是音乐剧还是戏曲。

  当然,我不是说倒退回师父的师父那辈人在明代、清代那样演戏才叫“坚守传承”。我的两位师父——刘小琴先生、胡奇明女士都是闽剧界一代名伶,他们始终在大胆尝试:刘先生创造了一套旦角表演程式“脱壳”,并为之设计了一套新的锣鼓经,胡女士率先进行妆造改良来优化旦角的身材比例,提升美感。任何剧种都需要适应时代变化,一些题材也非常适合突破发展,很多创新实践值得包容鼓励。但是,对方言和声腔音乐“动手”还是要慎之又慎,切莫伤到剧种的灵魂!

  当秦腔演员一嗓子从喉咙里吼到天灵盖,我们不禁被这刺破苍穹的宽音大嗓所震撼;当越剧演员一声叹从唇齿间流淌到心尖上,我们又被这小桥流水的吴侬软语所融化。这不就是西北黄土地和江南水乡孕育出来的不同方言和戏曲吗?全国300多个剧种,各有所长、各有价值、各美其美,今天的创作者要革新传统,请先进入传统。

  (作者为一级演员、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 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