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被发现了!

2025-06-04 13:28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浩瀚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抱着这样的疑问,人类从未停止过寻找地外生命的步伐。

  最近,科学家有了一项重要发现。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领衔的中德联合研究团队,在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找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的十倍、可能有类地生命的“超级地球”。

  这是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发现这类行星,相关成果于6月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超级地球”,被发现了!

  利用TTV反演技术发现的“隐藏”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开普勒-725c。(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论文第二作者顾盛宏介绍,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围绕着一颗名为开普勒-725的恒星运行,该恒星距离太阳系约2472光年,比太阳“年轻”很多,只有16亿岁,表面活动更为剧烈。

  “‘超级地球’在一个像太阳一样的恒星附近的宜居带里,也就是说它有可能存在类似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顾盛宏介绍,“它离我们有将近1.6亿个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这么远。”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5912颗太阳系外行星,但适合类地生命生存的行星数量少之又少。通常,科学家主要使用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来发现系外行星,但是,对于像地球这样体积小、轨道远离宿主恒星的行星,由于观测精度不够,用这两种方法很难发现类似于地球的行星。

  “起初,这颗行星并没有被发现,而是‘藏’了起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孙磊磊介绍。该研究团队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反演技术,通过观察开普勒-725行星系统中另一颗凌星行星穿过宿主恒星表面的时间对其公转轨道周期的微小偏离,成功地推断出这颗“超级地球”的存在。

  顾盛宏还表示,已发现的宜居带行星是否真的具备类地生命存在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真的能够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蓝色星球’。那时,将能够回答‘在浩瀚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这一千古难题。”顾盛宏说。

  记者:王贤思、孙敏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