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房山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对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开展执行查封,然而在现场却找不到被执行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起执行案件的申请人仲女士,与被告北京某豆制品公司、徐某某、刘某某曾经是合作伙伴,2022年9月,房山法院判决,三被告向仲女士支付130余万元的货款,可是3年过去了,这笔钱依旧没有完全付清。
今天,执行法官来到了被执行人北京某豆制品公司,没有找到公司经理,财务室大门紧锁,门上的封条也已经被破坏,屋内空无一人。法官给公司负责人打电话,始终没人接听。
这位自称是公司员工,见到执行法官,哐一声,把厂房大门关上了。
法官告诉记者,民事判决已经生效,豆制品公司目前正常生产经营,但未履行判决义务,存在隐匿财产、规避执行的可能。在执行现场,法官了解到,公司经理就在另一栋楼内休息。
孙经理,说自己刚来公司不久,很多事情都不清楚。
执行法官按照徐某某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接听电话的人并不是徐某某,但他认识。果然,没过多久,徐某某把电话打了回来。
电话中,法官告诉徐某某,一味地逃避是行不通的,判决已经生效,拖欠的货款必须得还。
虽然孙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没有人进过财务室,但执行法官却搜出了近半年的进货单据,以及相关材料。
最终,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与申请人仲女士协商还款计划。
记者:陶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