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难老泉断流三十载复涌

2025-05-08 07:49来源: 人民日报
山西太原多措并举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汩汩泉水从出水壁涌出,流向下方水渠,渠内水波荡漾,水草摇曳,引得游人驻足拍照。

  “这水就跟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样!”山西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索村村民赵金生听说难老泉复涌的消息,专程赶到太原晋祠,一睹泉水新貌。

  上世纪90年代,因煤矿大规模开发、工业取水过度等原因,难老泉这座“三晋第一泉”断流。近年来,太原市研究实施了一系列水生态恢复措施,难老泉再度出水,如今水位已升至30多年来最高水平。

  断流:从引水灌溉到人工维续

  赵金生家里存着一张拍摄于30年前的照片:难老泉干涸的水渠里,裸露着一块块花白的鹅卵石,周围一片萧瑟。古泉盛景不再,成为许多当地人为之惋惜的记忆。

  千年古祠太原晋祠内,八角亭下有圆井一口,便是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主泉眼。作为晋水的重要源头组成,难老泉得名于《诗经》中的“永锡难老”一句,取生生不息之意。

  晋祠供水管理中心主任闫文生,1985年就进入晋祠灌区管理处工作。那时候,难老泉的水量大,顺着密布的管网从晋祠流出,浇灌着周围3万多亩的农田,也承担着附近工业供水的职责。

  后来,因为地表水渗漏补给不足、地下水开采过度、采煤排水破坏了岩溶地下水系统等原因,泉水补给水量逐渐减少。

  “上世纪80年代,西山被大规模开发,各种矿有200多个,采矿排水量很大,严重破坏了岩溶水资源。”太原市水务局党组成员、水资源科科长张雪梅介绍,流淌千年的难老泉在1994年断流,此后地下水位还以每年2米左右的速度持续下降,直至2008年降至最低水位——距泉口27米多。

  在市民要求下,晋祠在难老泉附近打了一口井,建起供水泵站,通过人工供水的小循环方式,维持难老泉景观。

  2002年,为涵养水源,太原市又在东庄营附近打井,从远处引水到晋祠。“引来的水都是浅层水,水质偏黄,每年有沙土沉积,还得专门清淤。”闫文生说,大家一直期盼着晋祠能早日用上真正的难老泉水。

  治理:实施关井压采、水源置换

  今年初,闫文生亲手打开了堵塞多年的泉口。“终于等到了难老泉‘自力更生’的这一天。”

  20多年来,为了维系人工景观用水,难老泉大大小小的泉口都被防渗布封住。如今,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泉水自然水量已经达到比人工供水更好的效果,太原市决定打开主泉口和部分小泉口,关闭人工供水的泵房。

  “我是太原本地人,小时候常来难老泉玩,周围的村民也在这里取水、洗衣。”张雪梅说,难老泉的复涌让大家找回了从前的记忆,这一结果的实现,背后有着诸多不易。

  2006年至2014年,太原对西山煤矿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275座煤矿整合为53座,吨煤排水量减少为0.65立方米,泉域水生态持续改善。难老泉附近的化工厂、电厂、水泥厂等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相继搬迁,对岩溶地下水的开采相应减少。2018年,太原对泉域内重点保护区煤矿综合整治,重新划定采矿范围,确保矿井采掘不进入泉域重点保护区,同时严格管控地下水,在用水管理、取水许可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此后多年间,太原实施了15项集中连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工程,地下水开采量从20年前的4.51亿立方米减少到2024年的1.85亿立方米。此外,汾河二库蓄水位抬升等多项措施的实施,扩大了岩溶地层的浸润面积,加大了对泉域入渗的补给量。

  种种努力下,难老泉在2023年5月首次自然出流,当年出流天数累计133天。截至目前,晋祠泉监测水位高于泉口出露高程1.27米,创复流以来新高。“这是太原下决心治理地下水超采、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果。”张雪梅表示。

  期盼:继续生态修复,泉水永奔流

  “这几百年来,晋祠周边都被称为山西的‘小江南’。”闫文生说,古人还给难老泉写了诗:“一沟瓜蔓水,十里稻花风。”得益于难老泉一带的水土,晋祠大米晶莹饱满,远近闻名。但难老泉断流后,水稻种植大规模减少,许多农民改种了玉米。有的农民还在坚持种水稻,可是用水成本也是个问题。

  2024年,难老泉出流天数达273天,出流量达到每秒0.15立方米,合计每天1.3万立方米,创出流以来新高。难老泉的再次涌流,让附近村民三天两头就来找闫文生打听:“咱的‘晋祠大米’,啥时候能重新用上难老泉的水?”

  “快了,快了。”闫文生说,泉水既流向景区外的公园景观,也流向附近的村庄,“把荒废的渠给修好,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恢复生态的努力仍在接续。为保护好、恢复好全省19处岩溶大泉,山西修订了地方性法规《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规定在泉域保护范围内,应控制地下水开采利用,限制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的建设项目;对破坏岩溶地下水系统、危及岩溶地下水续存的采矿活动实行限采、停采或封闭矿井等措施。

  同时,山西坚持“一泉一策”,为各处岩溶大泉量身定制了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计划在2021年至2023年已压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在2025年再压采0.8亿立方米,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面对难老泉,站在与昔日相同的位置,赵金生举起手机,拍下了新照片,“难老泉,希望好好流下去!”

  记者  刘鑫焱  郑洋洋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