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腰斩!四川人即将实现鸡枞菌自由

2025-04-22 19:21来源: 封面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图据受访者

价格腰斩!四川人即将实现鸡枞菌自由

  四川人吃菌子讲究时令,但科技能让鲜味突破季节的枷锁。

  4月21日,封面新闻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获悉,2025年第一朵鸡枞菌从实验室顺利出菇,而这次鸡枞菌的出菇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三个月。这是继去年7月,团队首次在实验室成功诱导出鸡枞菌原基,并观察到幼菇破土后的再次突破。

价格腰斩!四川人即将实现鸡枞菌自由

  四川2025年第一朵“实验”鸡枞出菇

  野生菌中的鲜甜“课代表”鸡枞菌,以其独特鲜美的滋味吸引无数食客。然而,由于其与白蚁复杂的共生关系,以及对生长环境的严苛要求,野生鸡枞菌资源极为稀缺,价格也“高高在上”,普通消费者往往只能望“菌”兴叹。

  但如今,一项人工鸡枞培育的研究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局面。

  价格“打下来”

  量产后价格可降至50-80元/斤

  汪曾祺在《昆明食菌》中写,“最名贵的是鸡枞……鸡枞菌盖小而菌把粗长,吃的主要便是形似鸡大腿似的菌把。鸡枞是菌中之王。”

  “长期以来,鸡枞菌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消费者‘吃不到、不够吃、吃不起’的困境亟待解决。”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小林告诉记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团队在2014年启动人工鸡枞培育。团队目标很明确,通过人工驯化技术突破自然限制,推动珍稀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

  当前,野生鸡枞菌因稀缺性而价格高昂,每斤价格在12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0元。“人工量产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目前人工栽培并未大量上市,价格要高于野生,但如果大量量产后,估计其价格约为野生菌的1/3至1/2。若四川技术成熟并规模化,预计消费者端价格可能降至50-80元/斤,降幅达30%-60%。”李小林有信心地说道。

价格腰斩!四川人即将实现鸡枞菌自由

  李小林与第一朵“实验”鸡枞

  在口感方面,野生鸡枞菌因自然生长周期长、环境多样,风味更为浓郁复杂。人工培育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虽能保证营养成分接近,但香气和口感可能略逊一筹。不过,随着环境模拟技术的精细化,如添加蚁巢土、震动刺激等,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经检测,人工菌与野生菌在质感上“完全一样”。

  如何为鸡枞“造”一个家?

  养白蚁,诱导生长,再安全隔离

  由于鸡枞菌与白蚁巢穴存在独特共生关系,人工栽培需要突破菌-蚁-土壤三者协同的复杂系统,鸡枞菌与白蚁的共生机制极为复杂,涉及菌丝代谢、白蚁巢穴微环境调控(如pH值、温湿度)及土壤成分的动态平衡。此外,白蚁本身对建筑物具有破坏性,如何在培育中分离菌与蚁、避免生态风险,也是一大难题。

  研究初期,团队将重点放在了鸡枞菌丝的分离培养上,后面发现只研究菌丝这条路行不通。之后,团队逐步聚焦于鸡枞菌与白蚁共生机制的解析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分离菌丝、培育培菌白蚁种群,还要模拟自然生态条件,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逐步构建实验室环境下的‘仿生系统’”。李小林道。

  “首先是白蚁种群培育,我们耗时两年建立了稳定的培菌白蚁群体,并深入研究其行为规律。其次是环境模拟,通过实验室精确调控温湿度、利用震动装置模拟雷雨刺激,诱导菌丝分化。最后是安全隔离,在幼菇形成后,将菌体与白蚁巢穴分离,既保障了菌株生长,又避免了白蚁扩散风险。这一系列创新方法结合了生态学原理与工程技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型。 ”李小林补充道。

  经过10年的不懈攻关,4月21日,实验室再次实现出菇,且比去年提前了三个月。 “这次提前出菇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团队在非自然条件下突破了菌-蚁-土壤协同系统的技术壁垒,验证了人工调控环境的可行性和重复性。尽管当前出菇稳定性仍需优化,但这无疑为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迈向‘鸡枞菌自由’的重要一步。”李小林解释道。

价格腰斩!四川人即将实现鸡枞菌自由

  鸡枞外观

  除李小林团队外,为了帮助大家实现“鸡枞自由”,云南的科学家们也很努力。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专家,在云南做起实验,完全仿照野生鸡枞菌的生长环境,培育仿野生鸡枞菌。

  被重新定义的“山珍”

  从“可遇不可求”变为“时常拥有”

  “传统‘山珍’依赖野生资源的稀缺性与地域性,而人工培育技术将彻底改写这一逻辑。”李小林说,“首先是资源普惠化,珍稀菌类从‘可遇不可求’变为可稳定供应的食材,如羊肚菌、灵芝等已通过人工栽培进入大众市场。其次是品质可控化,通过基因筛选和环境调控,可定向优化菌种的营养、风味甚至药用价值,例如培育高谷氨酸含量的鸡枞菌。”

  “最后是生态可持续化,减少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采集,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林下经济模式(如仿野生种植)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在李小林看来,未来,“山珍”将不再局限于自然馈赠,而是科技赋能下的“新资源食品”,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意义。

  人工鸡枞培育研究就像一把钥匙,正在逐渐打开“鸡枞自由”的大门。最后,李小林补充道:“距离商业化量产,理想状态下还需要三年左右。”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中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铁路关键性工程跨磨刀门水道主桥东主塔封顶。该桥横跨中山和江门两市交界的西江磨刀门水道,为140米高墩大跨斜拉桥。
12
5月9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农民驾驶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翻地(无人机照片)。5月以来,内蒙古东部“粮仓”通辽市迎来多场接墒雨,带来充沛墒情。
12
5月11日,河北省卢龙县卢龙镇一家生态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在田间管护贝贝南瓜秧。近年来,河北省卢龙县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规模化发展果蔬等特色农业,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2
洮河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桥全长562.16米,主桥采用净跨400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洮河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桥全长562.16米,主桥采用净跨400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11
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
11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光明网联合快手共同发起《健康享“瘦”当夏》主题征集活动。
10
近年来,辽宁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依托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及区位优势,以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重点,不断丰富应急救援、观光旅游、农林植保等“低空+”应用场景。
10
当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当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10
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向林香抓举举起86公斤,挺举以103公斤顺利开把,但此后两次冲击108公斤失败,最终以总成绩189公斤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铜牌。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