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先生最近关节有点不舒服
家里的亲戚就
送给他一瓶自己酿的药酒
说可以缓解关节不适
没想到李先生喝了这药酒之后
直接被送进了医院……
李先生回忆,当时他大概喝了一两左右的药酒,大概过了两个小时,身体多处出现不适的情况。随后,家人赶紧将他送到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李先生出现了频发室颤,血压直逼休克线。
武文超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我们给他进行了洗胃、催吐、导泄和生命支持,还有血液的灌流、净化。
自酿药酒含有草乌川乌
均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
医生了解到,李先生喝的自酿药酒中有何首乌、草乌、川乌等药材。这些乌头类植物含有很多生物碱类成分,其中乌头碱具有致命毒性,口服0.2mg(毫克)即可引发中毒,2~4mg可能致死,口服10分钟即可发病。
医生提醒,乌头碱虽然不溶于水,却可以溶于高酒精浓度的酒。因此,用乌头、附子等药材泡制的药酒中容易含有大量乌头碱。这类药材如果烹饪方式不当、温煮时间不足,食用过量或者泡酒内服,都可能造成乌头碱中毒,轻则腹泻腹痛、全身发麻,重则因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武文超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如果正规使用,它是安全有效的。如果是用一些生品,或者是泡制的药酒内服,就会危及生命。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或者心悸胸闷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
乌头碱中毒事件不少见
乌头碱中毒事件并不少见。
案例一:2023年4月,温州市的吴女士也因自行服用“偏方中药”进了医院。经检测,吴女士所服的中药方中,附子的用量竟然高达30g,而附子正是含有乌头碱的其中一味常见中药材。幸运的是,因为吴女士就医及时,加上抢救得当,其已病愈出院。
案例二:2022年12月,广东珠海市的王先生因经常痛风,为“祛湿排毒”上网自行购买中药材服用。连服3天后,突然晕倒,并出现口周、颜面、舌头发麻,肢体无力和剧烈呕吐等症状,被送至中大五院治疗。经检查,王先生连续3天煮“生附子”服用,属于附子过量服用引发的急性乌头类生物碱中毒。入院时情况危急,心律极度紊乱,已休克,经过一系列治疗才转危为安。
乌头碱毒性如此厉害
什么东西里会含有这种成分呢?
为什么容易误食?
一起来了解一下
↓↓↓
什么是乌头碱类药物?
乌头碱类药物是存在于毛莨科乌头属中药材,如川乌、草乌、(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等植物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一般是指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是一类剧毒的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总量应低于0.17%(按草乌、川乌干燥品计)。
其中乌头碱毒性最大,纯乌头碱0.2mg即可引起毒性作用,2-4mg可导致死亡。上述乌头属中药材均列入国家《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含乌头碱类药物的中药材,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不能作为普通药膳、普通食品食用。
在临床上乌头碱类药物可用于镇痛、消炎、麻醉、降血压等,所以在民间常用乌头碱类药材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然而,炮制不当、煎药时间不足,误服、饮用过量等均易造成乌头碱中毒,需要小心谨慎使用。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丨黄顺钰、李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