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不应盲目铺设

2025-04-21 10:06来源: 解放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朱希祥

  说到盲道,大家都知道,那是为视障人士专设的道路设施。其初衷是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帮助和方便视障人士行走,主要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两种类型。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1年美国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91年,北京建成国内首条盲道。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

  然而,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们看到,不少城镇中,相当部分的人行道上都已经铺设了比较突出的盲道,但其在使用的功能、效果、频率、美观等方面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在铺设前没有做足调查研究,在铺设后没有跟踪了解、收集反馈。

  目前,在盲道使用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

  盲道被使用的次数有限。综合来看,而今,视障人士出行可依靠的工具不再只有盲道。视障人士出行,仅依靠自身拄杖前行不再是唯一选择。一方面,各类公共交通及其配套服务设施越发完善,为视障人士出行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一部分视障人士在亲朋或导盲犬的陪同、辅助下,能比较安全、顺畅地行走,不一定需要全程借助盲道。

  盲道铺设得不够工整。大部分盲道在刚建成时比较工整,但没多久就高高低低、歪歪斜斜,缺乏长期维护。别说盲人,就是正常人行走在上面,特别是拖拉行李箱从上方经过,也时常留下别扭、吃力的印象。

  盲道的美观不受重视。一般盲道好像都只有凸纹,以区别于边上道路的纹理。至于其美不美观,与周围环境、景色是否和谐,似乎并没有得到考虑。试想,如果盲道本身在铺设的过程中注意了美观,是否会更受尊重与重视,得到更好的管理与维护?

  基于上述观察与发现,笔者建议——

  铺陈盲道前后应做更充分的调研。如眼下老旧小区安装电梯、铺设无障碍坡道,事先调研人行道周围视障人士的居住与生活状况。尤其在视障人士经常需要前往的医院、学校等区域,盲道必不可少。

  基于实用性改进盲道的设计细节。除了常见的横条凸纹地砖,还可根据视障人士行走特点、习惯、体验、偏好,结合当地路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更合适的地砖,以提升行走的安全感和舒适度。有些盲道较长、面积较大,需要关注其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衔接是否顺畅。

  除了核心功能之外,任何一种具有实用性的工具、设备、设施均承载着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愿我们的道路设计者和建设者在这方面更用心,使我们的市政设施在完成基本的功能建设之后更上一层楼。(朱希祥)

[责任编辑: 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当日,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
04
7月3日,中铁上海工程局的工人在宁淮城际铁路(南京至淮安)5标项目跨滁河斜拉桥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
04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村村民牛雨梅(左)和女儿在自家小院内查看枣树长势(6月30日摄)。以红色文化、杂粮产业为核心,当地不断拓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04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此外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
03
6月30日,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如今,一些牧民采用机械化转场的方式来到夏牧场,开始搭建毡房、剪羊毛等工作。如今,一些牧民采用机械化转场的方式来到夏牧场,开始搭建毡房、剪羊毛等工作。
03
7月2日,集装箱船舶靠泊在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填补了东营地区没有集装箱专用码头的空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3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洞庭湖东侧,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洞庭湖东侧,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
02
当日,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集市乌日贡主题活动在莫日根广场举行,人们在活动中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赫哲族非遗技艺,体验乌日贡传统项目。当日,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集市乌日贡主题活动在莫日根广场举行,人们在活动中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赫哲族非遗技艺,体验乌日贡传统项目。
02
当日,随着最后一对长钢轨精准铺设到位,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十一局铺轨施工的西延高铁顺利实现轨道贯通。截至目前,西延高铁路基、桥梁、隧道和无砟轨道等重点施工任务,以及新建8座站房基础和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
02
这是地球彩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3时拍摄,经辐射校正、红绿蓝(558-631nm、500-573nm、434-477nm)三波段图像配准和彩色合成处理后制作而成。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