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是一种很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我国目前劳动生产过程中接触噪声的人数多,行业面广。接触噪声导致的职业性噪声聋属于法定职业病。需注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
例
一名刚从技校毕业不久的实习生小张来到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冲压岗位工作,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正常,工作两年后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疑似职业病,随后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结果为没有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为什么?
A
依据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劳动者需满足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同时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并需要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挺听觉损伤,方可诊断。经询问,小张是音乐爱好者,喜爱听音乐,平时吃饭、睡觉耳机不离耳,长期佩戴耳机导致高频平均听阈受损。同时小张工作年限不满3年以上,所以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
Q
小张听完诊断医生的讲解,询问既然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那自己还能继续从事原工作吗?
A
依据GBZ188-2014职健康监护,张某符合职业禁忌证其中一条,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性神经听力损伤(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张某不应从事原来工作,应立即脱离噪声作业岗位。
Q
那什么是噪声作业岗位?
A
噪声作业岗位指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作业,即8h等效声级(A计权)≥85dB。
Q
作业环境噪声<85dB是否以后就不用进行噪声职业健康检查了呢?
A
不是的,按照噪声健康体检周期。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一年一次。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dB,<85dB,两年一次。
Q
既然在噪声作业岗位危害这么大,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避免发生职业性噪声聋?
A
佩戴防噪声用具非常有必要,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需求选择防护耳塞和耳罩,同时在工作期间正确佩戴。耳塞的隔声效果可达20-35dB,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
明确以下概念,更好区分职业病
什么是疑似职业病?
是指经健康检查机构检查发现,怀疑患有职业病,但尚未经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特定时间段的疾病状态。
什么是职业禁忌证?
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参考文件:
GBZ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GBZ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转自:长春疾控卫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