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大约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人。
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进食晚的人,血糖升高的幅度要明显大于早进食者;吃得晚且晚餐吃得多,更易损伤血糖。
改一下晚饭时间,就有助控糖
早点吃晚饭,身体还会发生什么?
将晚饭时间提前一点,除了上述提到的对血糖很友好之外,身体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有利于减重
比起18点吃晚饭,22点进餐的人血糖水平更高,并且身体消耗的脂肪量也较低。
有助血压稳定
研究发现,比起19点前吃晚饭,19点后吃晚饭的人,在一整夜保持高血压的可能性高出2.8倍。
睡眠质量好转
人在睡眠状态下,大脑若是活跃便可导致失眠、多梦、浅睡等。晚饭吃得太晚,肠胃被迫“加班”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胃食管反流减轻
胃食管反流的人多有饭后胃灼热、泛酸的情况,这类人睡前4小时不宜进食。所以早一点吃晚饭,对缓解胃食管反流也有益。
晚饭别拖到8点之后
结合人体生物钟和食物消化所需的时长来看,尽量在19点前吃完晚饭,最晚不建议超过20点。
偶尔吃得晚不要紧,但推迟晚餐时间不应成为常态。如果你是上班族,可以先吃个简餐再工作,尽量不将晚饭时间拖得过晚。
减肥人群、代谢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群,尤其要控好晚餐时间,最好在晚上7点前吃完。
这样吃饭也能降血糖
转自:江苏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