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圆了,腰粗了,体重又超了……当镜子里的轮廓悄然改变,电子秤数字显示超出正常范围,你或许意识到,这场与体重的“拉锯战”,早已超越个人审美范畴,更成为一个关乎全民健康的时代命题。
那么,体重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又该如何如何通过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实现有效减重呢?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1
有效减重 从了解开始
什么算是正常体重,什么又是超重或肥胖?
通常可以通过体质指数(BMI)、腰围、体脂率等指标判断肥胖程度。BMI = 体重(kg)/身高²(m²),BMI的健康范围为18.5至23.9,<18.5是体重过轻,而当BMI≥24,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时即为超重,BMI≥28即为肥胖。
肥胖是能量摄入与消耗长期失衡的结果,但具体成因涉及复杂的生理机制、环境因素和个体行为。其中,包含能量代谢失衡、基因遗传、激素与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环境与生活方式、心理与行为因素、药物和疾病影响,以及年龄和性别差异等。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天气因素也会影响体重!例如,高温酷暑,人体代谢看似加快,实则暗藏双重陷阱:一方面,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摄入过量的冷饮和高糖水果,这些热量会堆积成脂肪;另一方面,虽然出汗能消耗一定热量,但高温却让人更倾向待在凉爽的空调房,从而大幅减少户外活动。而寒冷天气,为维持体温,身体会自动进入“囤脂”模式,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食物。所以,炎炎夏日可能让你“胖三斤”,寒冷冬季也可能成为脂肪囤积的“帮凶”。
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和健康,还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体重超标者患高血压风险增加3倍,糖尿病风险提高4倍,且与脂肪肝、部分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密切相关。
所以,
为了健康着想,
如果是超重和肥胖,该减还是得减啊!
那么问题来了,
要怎么减才是科学健康的?
2
正确减重的“食物通关秘籍”
管住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健康减肥应每日能量摄入在日常能量摄入基础上减少30%至50%(约500至1000kcal),或每日能量摄入男性 1200至1500kcal、女性1000至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此标准适用于轻体力活动人群),并保证食物摄入多样化和平衡膳食——每日膳食脂肪占20%至30%,蛋白质15%至20%,碳水化合物 50%至60%,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最佳。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在食材选择方面,主食应尽量以全谷物为主,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证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动物性食物应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进食方式也同样重要。细嚼慢咽是关键一环,每口食物咀嚼 20至30 次,能让大脑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避免过量进食;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减少因过度饥饿引发暴食冲动;吃饭时应远离手机和电视,避免因分心而摄入过多热量。
图片来源:《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结合时令的食养也很重要!春日万物复苏,春笋等时蔬鲜嫩多汁,高纤维助排毒,缓解春困;盛夏酷暑难耐,丝瓜等瓜类含水量极高,清热解暑同时减少热量堆积;秋燥袭人,莲藕等润燥且富含果胶,延缓胃排空;寒冬严寒,萝卜等根茎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充足,提供抗寒所需能量。
小红书用户“小兔子不吃糖”分享营养又低脂的轻食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细化,还非常贴心的按照季节定制了食谱。如,东北冬季食谱如“猪肉炖酸菜”,通过炖煮保持食物温度,搭配酸菜等高纤维食材,在满足抗寒需求的同时避免过量脂肪摄入。
3
科学运动 高效燃烧卡路里
迈开腿!《柳叶刀》(Lancet)等权威医学杂志指出,运动是人类最具成本效益的健康干预方式之一,被誉为“最值得投资的药物”。
运动减重的本质是能量代谢的再平衡,其有效性源于对能量代谢的多维度调节:一是热量的即时消耗,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研究显示,30分钟慢跑可消耗约300千卡热量,相当于一碗米饭的能量净值。二是代谢提升,力量训练带来的肌肉增长,可使基础代谢率持续提升。研究表明,肌肉每增加1公斤,可多消耗13千卡热量,相当于每年自然减脂1.5公斤。三是激素调节,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通过刺激生长激素分泌,能在运动后24小时内持续燃脂,这种“代谢余烬”效应可让减重效率倍增。
图/潘俊辰
脂肪燃烧的黄金窗口,则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当快走、游泳等运动持续30分钟后,脂肪供能比例可达70%。但需注意当心率超过最大值的80%,身体会切换为糖原供能模式。因此可尝试佩戴运动手表监测心率,保持"能说话但无法唱歌"的状态,才是开启脂肪燃烧的正确强度。
“帕梅拉”运动
不同人群的运动方案要“量体裁衣”。如对于大体重人群,应以保护关节为先,水中运动可减少90%的关节负荷;而中老年群体则需兼顾安全与效果,可从晨间快走、太极拳等运动开始尝试,避免快速转颈、深蹲超过90度等动作;对于久坐“办公族”而言,则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运动,每小时3分钟的靠墙静蹲搭配弹力带拉伸,能在工作间隙激活代谢。
减肥要循序渐进
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
减少当前体重的5%至10%
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至4公斤
最后祝大家
科学减重 健康享“瘦”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林禹彤 于桐 刘丹 李琳 翟欣瑀
专家顾问:北京营养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兰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