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突然被干渴感从睡梦中弄醒,口腔与喉咙干涩得要“冒烟”,急需一杯水来缓解。多数人觉得是白天的水没喝够,实则不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半夜口干舌燥到底是怎么回事。
哪些生活习惯会引起口干
1
重口味饮食的“后遗症”
如今,高盐、辛辣的美食深受大家喜爱,晚餐来一顿麻辣的川菜,或是口味浓重的烧烤,可满足味蕾享受。但这些重口味食物会给身体带来“小麻烦”。吃多了高盐食物,体内钠离子含量剧增,身体为维持电解质平衡,就会发出“缺水信号”,即便在睡眠中,也会让你感到口干舌燥。辛辣食物则会刺激口腔和咽喉黏膜,使其处于充血状态,水分快速蒸发,进而导致口干。
2
睡眠环境不佳
睡眠环境对身体状态影响极大。当卧室空气过于干燥,湿度低于40%,呼吸道和口腔就像暴露在“干燥箱”里。呼吸时,水分不断被干燥空气吸走,口腔黏膜水分流失加快,口干舌燥自然就找上门。特别是在冬季开暖气、夏季开空调时,如果没有使用加湿器,这种情况会更严重。此外,睡觉时张嘴呼吸也是导致口干的常见原因。无论是因为鼻腔堵塞,还是单纯的睡眠习惯,张嘴呼吸会让外界空气直接进入口腔,大量水分随之被带走。
疾病悄然“作祟”导致口干
1
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常见慢性病,血糖升高时,肾脏为排出过多糖分,会增加尿液生成量,身体大量失水。同时,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让人频繁感到口渴,半夜也不例外。数据显示,约60%的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症状。若除了半夜口干,还伴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表现,务必及时去医院检查血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体。患者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口腔失去唾液滋润,变得异常干燥,严重时甚至影响吞咽和说话。除口干外,还常伴有眼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由于初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所以,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口干舌燥,尤其是女性,应警惕干燥综合征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抗体检测和口腔检查。
3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为散热,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引发口干。同时,甲亢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让人烦躁、多汗,进一步加重水分流失。这类患者通常还伴有食欲亢进、心慌、手抖等症状。若发现自己不仅半夜口干,还存在这些异常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4
鼾症
严重鼾症患者睡眠中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每次呼吸暂停后,身体缺氧,会本能惊醒恢复呼吸。频繁呼吸暂停和惊醒导致张口呼吸,口腔水分快速散失,造成口干舌燥。而且鼾症长期不治疗,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危害健康。所以,若自己或家人鼾声响亮且不规律,中间有停顿,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睡眠监测等检查评估病情,必要时采取佩戴呼吸机、手术等治疗措施。
半夜口干舌燥别轻视,它可能是生活习惯在“提醒”你调整,也可能是疾病发出的“预警信号”。当频繁出现该症状时,要综合自身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判断。及时调整饮食、改善睡眠环境,必要时就医全面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守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