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报告中,脂肪肝三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少人看到这一结果时,往往忧心忡忡。那么,如果得了脂肪肝?又该怎么应对呢?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上线大医生:李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话题:体检查出脂肪肝,该怎么办?
正确认识脂肪肝
脂肪肝并非简单的肝脏 “长胖”,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 3%-5%,当脂肪含量超过 5%,就可被诊断为脂肪肝。
根据脂肪在肝脏的浸润程度,脂肪肝可分为轻度(脂肪含量 5%-10%)、中度(脂肪含量 10%-25%)和重度(脂肪含量 25% 以上)。轻度脂肪肝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但它绝非无害。若不加以控制,脂肪肝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所以,一旦查出脂肪肝,必须予以重视。
饮食调整是关键
控制热量摄入: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减少每日热量摄入是首要任务。一般来说,男性每天热量摄入宜控制在 1500-1800 千卡,女性控制在 1200-1500 千卡。可通过减少主食(如米饭、面条)的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来实现。
调整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如动物油脂、肥肉、黄油)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坚果中的油脂)的比例。炒菜时优先选择橄榄油,每周可吃 2-3 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这些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肝脏脂肪代谢。
保证蛋白质供应:优质蛋白质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像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可以每天吃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午餐或晚餐搭配适量的瘦肉或鱼肉。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减轻肝脏负担。每天应摄入 500 克以上的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水果摄入量为 200-350 克。
运动助力肝脏 “减脂”
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能有效消耗体内脂肪,改善肝脏脂肪堆积状况。像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为 5 天,每天 30 分钟左右。
适当加入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在日常生活中消耗更多热量。可选择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训练项目,每周进行 2-3 次,每个动作进行 2-3 组,每组 8-12 次。
改善生活习惯
戒酒:酒精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脂肪代谢。对于已经患有脂肪肝的人,必须坚决戒酒。无论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只要含有酒精,都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
规律作息: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主要在夜间进行,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熬夜会打乱肝脏的生物钟,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加重脂肪肝病情。
减少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不利于脂肪肝的恢复。可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
定期复查不可少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可了解肝脏的损伤程度和功能状态。一般建议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若肝功能指标持续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能直观地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以及脂肪浸润程度,判断脂肪肝的进展情况。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可动态监测脂肪肝的变化。若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出现异常回声、结构改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做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其他检查:对于一些病情复杂或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检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例如,合并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脂,观察降脂治疗的效果。
心理调适同样重要
查出脂肪肝后,很多人会陷入焦虑、担忧的情绪中,这种不良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肝脏功能。要知道,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不要过分焦虑和紧张,将查出脂肪肝视为调整生活方式、关注身体健康的契机。可以多了解脂肪肝的相关知识,与同样患病的朋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共同应对疾病。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