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清明时节,家国同祭,我们缅怀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和平奋斗牺牲的革命先辈。4月3日凌晨5点,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和固原市弘文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们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27公里外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那里的300多名烈士,全程往返共108里。徒步百里祭英烈,两所中学至今已坚持了30年。
在家长们的加油鼓励声中,同学们踏上了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的征程。一路上,同学们高举红旗、齐唱红歌,齐步前行。路途中的黄卯山,地势起伏,道路崎岖,在蜿蜒的山路上,同学们互相搀扶,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
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师生们抵达任山河烈士陵园,同学们向革命先烈默哀、献花、并擦拭墓碑。1949年,任山河战斗打响解放宁夏第一仗,364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长眠于此。
固原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何成江表示,一次刻骨铭心的行走胜过一百次空洞的说教。这就是把小思政和大思政相结合起来,让思政教育从室内走向户外,让学生从感悟当中知德,到情感层面,到行德,最后变成他的价值,变成他的思想,变成他的文化和认知。一场行走恰恰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力、品质力、耐力,也体现了团队精神。
“行走的思政课”感悟历史传承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后辈岂可忘忧国。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时节的徒步祭奠,都是一堂“行走的课堂”从最初的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到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豪情,这堂走了30年的“思政课”内涵不断丰富。
54公里的路程,10多个小时的行走,这堂延续了30年的“思政课”,为什么要徒步往返,靠什么坚持下来,接力棒如何传了一代又一代?
原固原市第二中学校长韩宏表示,通过这一件事情,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生是要吃苦的,自己在过程当中要亲自实践,亲自体验生活。这样,他对班主任的辛苦,对父母对他的那种爱,他才能够从生活当中得到理解。
张红梅是固原市第二中学高二四班的班主任,她以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先后5次徒步任山河烈士陵园,身份的转换让她对“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时至今日,参加了徒步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活动的学子们表示,无论工作、生活和学习,他们学会了在困难中看到希望,领悟到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内涵。
今年2月24日,固原市的这项活动成为当地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29年坚持行走的思政实践课》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秀案例。
多方保障 只为走好这条信仰之路
历经30年的传承成为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悟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为了让师生们走好这条路,这期间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走进固原市第二中学的新时代思政教育馆,一幅幅照片定格了30年间,师生坚持不懈徒步百里祭英烈的感人瞬间。
每年3月,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固原市弘文中学的同学们都会利用早操、大课间进行匀速走、变速跑、高抬腿跑等体能训练。同时,学唱革命歌曲,了解任山河战斗历史,让每一次出发都准备充足。
为保障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顺利进行,固原市交警、消防救援、医疗等部门都会全程参与护送,确保每个孩子安全。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