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称“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的博主,并在其账号主页和发布的视频中或明示或暗示:可以添加私人社交账号,交学费获取“摆摊秘籍”。在直播效果和短视频宣传的影响下,有不少人交了学费想靠摆摊发家致富。
“2025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狂赚80万!”“两小时卖光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不是梦!”在各大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这类宣扬“摆摊暴富”的内容铺天盖地。一些博主在账号主页或视频中,或明或暗地引导用户添加私人账号,声称交学费就能获取“摆摊秘籍”。不少人被这些说辞蛊惑,怀揣着致富梦想乖乖掏钱,最终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巨大。
以大锅卤菜为例,河北衡水的闫柯(化名)夫妇在网上看到大锅卤菜生意火爆,师傅的摊位前人潮涌动,一锅卤菜很快便销售一空,不禁心动。他们远赴安徽,花了2980元学费,三天匆匆“学成”后,回老家购置设备原料开始摆摊。然而,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摆了二十多天,生意一直十分惨淡,多数时候一天仅能卖出五六十元,最好的一天也不过 300多元,与师傅宣传的“一个半小时卖完一大锅卤菜”相差甚远。更让他们无奈的是,城市里许多路口陆续冒出类似的大锅卤菜摊,从卤菜种类到摆放方式几乎一模一样,竞争异常激烈。
深挖这类“摆摊收徒”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套路。博主们通过雇人排队等方式,在视频中营造出摊位天天大排长龙、日进斗金的假象。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大锅卤菜”,大量账号的卤菜品种、颜色、摆放方式,乃至视频内容、直播形式、头像都极为相似,不少账号还明示或暗示付费可学技术。在一个名为“×× 摆摊”的直播间,有人质疑排队者是“托儿”,质疑的声音瞬间就被刷屏淹没,同时还有多个账号不断发送夸赞、求学习的评论,疑似有专业场控在操作。而且,所谓的“独家秘籍”也往往名不副实。广东的王先生交了5000多元学费学习牛杂煲,结果发现师傅给的配方与网上免费的配方并无太大差别。
在利益的诱惑下,“摆摊收徒”还出现了“人传人”的不良态势。一些交了学费却未能通过摆摊盈利的学员,转而效仿师傅,试图通过收徒来赚钱,逐渐形成类似传销的扩散模式。当学员摆摊赚不到钱要求退费时,这些“师傅”便以“每个人情况不同”“是学员自身实践问题”等理由推脱、拒绝退费。
“摆摊收徒”现象的本质,是部分人利用大众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打着传授技术、分享经验的旗号实施欺诈。从法律角度看,这类虚假宣传、欺诈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为防止更多人陷入此类陷阱,一方面,公众要保持理性与警惕,切勿轻信“轻松致富”的虚假宣传,对高额学费的培训课程要谨慎对待;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摆摊收徒”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短视频平台也须强化内容审核,净化网络环境,防止更多人被误导。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