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鱼刺穿肠误当阑尾炎

2025-04-03 13:27来源: 大洋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9岁的大学生小冯(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根小小的鱼刺竟让他差点误闯“鬼门关”!三天前,小冯在与同学聚餐时不慎吞下一根鱼刺,当时仅感到喉部轻微不适,未予重视。72小时后,突如其来的右下腹剧痛打破了平静:“以为是阑尾炎,当地医院开了消炎药,却还是越来越疼。”随着疼痛持续加剧,小冯被紧急转诊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最终发现是鱼刺穿透了肠壁。

  接诊的龚瑾主任医师介绍,当时患者疼痛部位虽与阑尾区重合,但压痛范围更广,且伴有腹膜刺激征。龚瑾当即安排增强CT检查。当影像显示盲肠末端“利剑穿肠”的惊悚画面时,真相终于大白:3厘米长的鱼刺已穿透肠壁,周围形成炎性包裹!

  龚瑾迅速组织医护团队制定手术方案。为最大限度减少创伤,他们决定采用腹腔镜技术。在龚瑾的指导下,包真博士主刀、邓欣博士默契配合,在镜下精准操作,既完整取出异物,又修复了受损肠壁。术后,小冯很快便能下床活动,目前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任何腹痛症状,都应仔细回溯过去72小时的饮食情况。”龚瑾特别强调,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患者尤为重要。他们常常因害怕受到责备而隐瞒误吞异物的经历,这就要求医生在诊断时敏锐细致、抽丝剥茧地探寻病因。像鱼刺、骨头碎片这类尖锐异物,一旦被误吞,极有可能刺穿消化道或相关组织,进而引发严重感染、穿孔,甚至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龚瑾提醒,日常在食用鱼类等有刺食物时,一定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以防误吞。倘若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就医。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包真、张灿城)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靠泊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正式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的序幕。当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靠泊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正式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的序幕。
07
清明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畅享美好春光。清明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畅享美好春光。清明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畅享美好春光。清明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畅享美好春光。
07
这是4月6日拍摄的贵州省锦屏县固本乡2025年新民片区三月初九牯藏节斗牛民俗活动现场(无人机照片)。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固本乡举办2025年新民片区三月初九牯藏节斗牛民俗活动,来自各苗乡侗寨的人们齐聚斗牛塘,斗牛欢庆牯藏节。
07
清明时节是春茶采摘旺季,茶农在茶园内忙碌,采制新茶供应市场。清明时节是春茶采摘旺季,茶农在茶园内忙碌,采制新茶供应市场。清明时节是春茶采摘旺季,茶农在茶园内忙碌,采制新茶供应市场。
06
随着气温回升,候鸟陆续北归,黑龙江省各个自然保护区和候鸟栖息地众鸟翔集,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随着气温回升,候鸟陆续北归,黑龙江省各个自然保护区和候鸟栖息地众鸟翔集,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06
4月5日,在新疆吐鲁番雅尔湖石窟里,游客在欣赏壁画。新华社发(刘健 摄)
06
清明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清明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清明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05
清明假期,人们来到户外踏青、赏花,感受美好春光。
05
4月4日,清明假期首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的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成为亲子活动热门场所,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智能机器人前沿产品,共同探索智能科技奥秘。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4月4日,清明假期首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的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成为亲子活动热门场所,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智能机器人前沿产品,共同探索智能科技奥秘。
05
当日,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1600多名师生凌晨5点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位于彭阳县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那里的391名烈士,全程往返共108里。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