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充电宝早已成为人们生活里的“贴身伙伴”,无论是旅行途中,还是紧急时刻,它都能及时为电子设备“续命”。
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物件,竟可能是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
为全方位了解充电宝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状况,3月27日,萧山消防大队开展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实验,带大家直观感受充电宝潜藏的危险。
实验现场,工作人员将不同品牌的充电宝一一拆解,向大家展示其内部构造。映入眼帘的是五花八门的电池类型,主要以锂电池组和电池包为主。紧接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实验正式拉开帷幕。
短路瞬间:白烟与高温齐发
工作人员把充满电的充电宝放置在操作台上,随后,手持老虎钳,稳稳地夹住电池的正负极。仅仅15秒左右,充电宝电池便像被点燃的烟雾弹,大量白烟喷涌而出,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迅速弥漫在整个实验区域,令人不禁皱眉。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人员迅速拿起测温仪靠近充电宝,显示屏上的数字急剧攀升,最高竟达到了450℃。
安全提醒:很多朋友出门时,钥匙、硬币等金属物品常和充电宝放在一起。而充电宝接口部分是裸露在外的,一旦钥匙不慎插入,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短路,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大家外出时,务必避免将充电宝与金属物品混放;往行李箱里放置充电宝时,也需格外小心。
撞击挤压:爆炸一触即发
在空旷的实验场地上,一块平整的地面成为了“战场”,工作人员将充电宝放置在上面,拿起消防斧,准备模拟外力撞击与挤压场景。消防斧背面部分重重地敲击在充电宝上,两声闷响过后,充电宝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痕。紧接着,工作人员挥动消防斧,用锐利的斧刃再次敲击。只听“砰”的一声,充电宝瞬间裂开,浓烟滚滚。两分钟后,现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弹出的锂电池发生爆炸,周围温度瞬间飙升至410℃。
安全提醒:若充电宝外壳质量不过关,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内部电路很容易受损,导致电芯漏液,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极有可能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
汗水侵袭:腐蚀危机来袭
为模拟夏日汗水浸透充电宝的场景,工作人员在实验桌上摆放好一个装满盐水的托盘,将充电宝的锂电池缓缓放入其中。刚一接触盐水,电池表面就开始剧烈反应,大量气泡不断冒出,盐水迅速变得浑浊,黄绿色的液体从电池内部渗出,同时伴随着轻微的吱吱声。没过多久,充电宝表面被腐蚀,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刺鼻气味。
安全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时,要多留意外壳材质和密封性。日常使用时,尽量避免让充电宝接触汗渍或处于潮湿环境,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高温考验:爆燃瞬间上演
实验人员在户外搭建了模拟高温场景的火源区,将木材点燃,熊熊烈火瞬间燃烧起来。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两款不同品牌的充电宝放置在火源旁。仅仅两分钟左右,充电宝电池便开始冒烟。当工作人员将充电宝直接投入火中时,“轰”的一声,充电宝发生爆燃,火焰直冲天空。
安全提醒:在给充电宝充电时,千万别将其放置在被子、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地方,也不要让它暴露在阳光直射的高温环境下,否则极易引发自燃爆炸。充电宝的理想工作温度在0℃至40℃之间,存放时,记得选择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地方。
通过这场震撼的实验,消防员用事实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充电宝时,一定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合: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