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9时10分
武汉地铁6号线三眼桥站
上演生死时速
一名女乘客出列车时
突发呼吸困难、双手痉挛
值班站长宋庆凭借专业判断
实施精准急救
用塑料袋构建"人工呼吸回路"
助其转危为安
监控视频显示,乘客踉跄挪至客服中心时,已出现过度换气症状。值班员姚菊花迅速搀扶其入座并递上温水,同时通过手台呼叫站长。正在巡站的宋庆3分钟内抵达现场,发现乘客面色苍白、呼吸频率异常,双手呈痉挛状。
“是低血糖吗?”宋庆初步询问。乘客艰难挤出“碱”字便陷入沉默。宋庆立即调取站内医疗档案,结合症状确认为呼吸性碱中毒。他取来食品级密封袋,指导乘客进行“再呼吸疗法”:“把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调节酸碱平衡。”
首次尝试因袋口过大未奏效,宋庆果断将袋口折至硬币大小,确保有效气体回流。在10次规范的呼吸循环后,乘客血氧饱和度从82%回升至95%,痉挛症状明显缓解。宋庆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待呼吸频率降至20次/分钟时,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并安排专人陪护。
10分钟后,乘客明显好转,面色恢复红润,一番感谢之后离开车站。
据了解,就在前不久的2024年11月19日,一乘客突发疾病晕倒,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宋庆双膝跪地,利用站内AED对其进行心肺复苏10分钟,抢回了乘客生命。
“除了学习心脏骤停等应急急救技能外,日常我还经常关注如何处置低血糖、异物卡喉等突发状况,以备不时之需。”宋庆介绍说,正是平时注重急救流程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坚持常学、常练、常演,才能在关键时刻及时采取有效行动,真正做到会救、敢救。
融媒体记者:余军
通讯员:李丹 产启斗 别永玲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