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和网络祭扫等多种便民服务

2025-03-26 08:02来源: 北京发布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北京市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和网络祭扫等多种便民服务

  ▲3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首都精神文明办、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

  今年4月4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是市民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重要日子。为更好地做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根据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将3月22日至4月10日共20天确定为祭扫服务集中日,其中,3月29日、30日(双休日)、4月4日、5日、6日(清明假期)共5天为祭扫服务高峰日。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全市清明祭扫服务工作有关安排:

  一、提供多种祭扫方式。为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祭扫服务需求,今年继续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三种祭扫服务。一是现场祭扫。市民可根据自身的祭扫需求,直接前往园区进行现场祭扫。为做好祭扫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设立了便民服务台,免费提供各类祭扫用具用品、祭祀鲜花、应急药品、热水纸杯、雨伞雨衣等物资。二是代为祭扫。不到现场祭扫的市民,可通过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清明祭扫专栏、“北京民政”微信公众号或“京通”小程序进入殡葬服务预约系统,申请由公墓代为祭扫。公墓将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其他延伸服务项目可与公墓另行议定。三是网络祭扫。市民可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的2025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开展寄语、献花等网上祭奠。

  清明期间,市民旅游和祭扫活动交织,预计会出现多个瞬时人流、车流高峰,我们倡导市民朋友优先选择代为祭扫和网络祭扫服务,确需到现场祭扫的市民朋友,鼓励节前、节后错峰祭扫。

  二、全力保障祭扫安全。一是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内部安全管理。清明节前夕,各殡葬服务机构将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为切实保障祭扫安全,各殡仪馆、公墓等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吸烟、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请市民朋友理解。二是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在殡葬服务机构周边,通过增加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增设临时停车场地、加强警力部署等方式,及时疏导车辆拥堵路段,维护正常交通秩序,防止拥挤踩踏和交通事故发生。三是加强市民文明低碳祭扫行为引导。祭扫服务集中日期间19:00-21:00,属地安排城市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主要路口值守,对街边烧纸、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引导,避免出现火情等安全事故。

  三、推行绿色生态安葬。近年来,本市相继出台了《健全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激励机制》《健全本市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补贴办法》等政策文件,对选择海葬、自然葬的,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殡仪服务。今年清明期间,我们将精心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并准备在天津港举办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启航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办生态葬公祭活动,持续提升海葬、自然葬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众知晓度。

  今年清明期间,我们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一步加强对殡葬领域政策制度、相关服务及惠民举措的宣传,积极倡导文明节俭治丧、绿色低碳祭扫的殡葬新风尚。

  最后,再次提示广大市民朋友,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倡导市民朋友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同时,请大家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错峰出行,确保清明祭扫安全。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市民政局的发布稿中提到了“进一步加强对殡葬领域政策制度、相关服务及惠民举措的宣传”,想请问,目前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大概有哪些内容?市民如何获取这些政策信息?

  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

  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出台“零百千万”殡葬惠民、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等系列惠民政策。今年,我们组织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了“减项降费优服务”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减轻群众负担,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市民可以通过市民政局官网、微信公众号“北京民政”等渠道了解相关政策和殡葬服务机构的信息。同时,各殡葬服务机构也在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文件依据、减免政策、举报电话、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等内容,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市民政局在发布时提及了绿色生态安葬。想了解一下,本市生态葬推行情况?

  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

  本市骨灰海葬自1994年启动,截至目前,共安葬逝者近4万名,服务随行家属10余万人次。特别是近十年,公众接受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骨灰海葬量已经达到年火化量的4%。为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安葬,2017年,本市又推出了自然葬服务。

  此外,市属和区属公墓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因地制宜推出了骨灰深埋、草坪葬、花葬等不保留骨灰的个性化绿色生态安葬形式。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