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回暖,
不少人开始计划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
但是户外出游探险面临地形复杂、
天气多变等未知风险和安全隐患,
近期发生了多起徒步登山
引发的安全事件。
3月17日,一名女子和同伴在安徽池州九华山景区登山游玩时不慎摔倒,造成身体多处受伤。据这名女子的同伴介绍,事发时女子一人先沿着石阶往下走,途中一时不注意不慎摔倒导致受伤被困,背部和脚部均有受伤,无法自己行动。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浙江。前不久,在浙江金华武义县一景区,几名年轻小伙相约爬山,在爬山过程中,其中一人不慎从半山腰跌落,身上多处受伤。因受伤人员所处位置在半山腰处的陡崖,车辆无法通行,消防员携带救援装备徒步前往被困人员所在位置施救。消防员与医护人员将受伤男子固定后,利用绳索和担架将其转移到山下,送医治疗。
近日,
一名男子和同伴在四川广安高兴镇登山游玩时,双腿突然抽筋,并且出现失温症状,丧失行动能力。因报警人无法确定受困者位置,消防员在报警人引导下徒步前往事发地施救。
近日,在浙江宁波奉化一景区的山上,6名游客结伴登山时也突遇险情,其中一人被蛇咬伤右腿,肢体肿胀无法行动。消防员到场后了解到,伤者是被一条蝮蛇咬伤。同行人员中的医务工作者立即用衣物帮其绑扎伤口减缓毒素扩散。队友报警求助后,消防员利用绳索作牵引,大家采用人背和担架抬的方式,历经近2小时,终于将伤者安全转移至山脚处,送医救治。后经了解,伤者治疗后已无生命危险。
爱爬山的朋友一定要多注意安全。
安全指南来了,
一起看
户外登山安全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天气、地形、个人身体素质等等,无论是爬山亲子游还是年轻人结伴而行,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登山前做好评估
在户外登山前,要对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充分了解评估。其次,要详细了解目的地的情况,比如天气、温度、路线情况、风俗、有哪些潜在风险,是否需要带露营装备等。开展户外活动前,做好充分热身。结束后,及时拉伸,避免受伤。
掌握正确的登山姿势
安徽省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 杨望魁:登山要量力而行,合理运用登山杖,运用正确的行走方式进行徒步。
比如,上山时,可以用外八字的方式进行登山,同时注意重心的转移;下山时,不宜过快跑动或者迈大步,可以用小碎步或者小步伐的形式下山,使用双手持杖的方式减轻身体对膝盖的压迫以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注意温差 合理穿搭
春季登山温差较大,要备好相应的户外服装,把握好“热了就脱,冷了就穿,湿了就换”的穿衣规则,随时保持身体的保暖和干爽,根据温度,还要戴上手套和帽子。
做适应性训练 备好救生毯
出行前,可以做一些适应性训练,户外运动爱好者可以准备一张救生毯,在恶劣天气下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携带高热量食物
还要携带一些高热量食物,比如坚果、巧克力、谷物能量棒和电解质水等,遇险时要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周边环境,要尽可能离开所处的危险境地,以防意外再次发生。
转自 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