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咖啡,还得种地?
知识点都带着“拿铁香”?
能自己调配“奇葩”风味?
……
去年9月以来
这个藏在“中国咖啡之都”——
云南普洱的
咖啡“魔法专业”
给大家留下了不少想象空间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咖啡专业学生在咖啡认知课上体验咖啡杯测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2024年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
成为了全国首个咖啡本科专业
首批近百名学生顺利入学
他们学些什么?
这个专业到底有多“香”?
真的边喝咖啡边上课吗?
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
听听师生们怎么说——
“还得从种地开始”
大一实践课堂探秘
资料图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师董云萍(右)在给咖啡专业的学生上咖啡认知课。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6000平方米
260余份种质资源
一排排咖啡树苗在
咖啡种质资源圃中排列开
学生们凑在教师董云萍身旁
观察每株咖啡的叶片颜色、植株长势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咖啡专业学生在咖啡认知课上学习咖啡生豆分级知识。
这群勇于尝试
新鲜事物的“00后”
被这个“初生”的专业吸引
很多同学以前没有见过咖啡树
入学后
从田间地头开始认识咖啡
便是他们最基础的实践课
董云萍介绍
“了解了咖啡种植的特性,
才能为之后的生产和创新打下基础。”
虽然没想到自己的学习
是从“种地”开始
但大家似乎乐此不疲:
“一起栽下咖啡苗
见证它们的成长
是浪漫而值得期待的事。”
“很全面”“很‘魔性’”
一场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能“修炼”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师黄艳丽在给咖啡专业的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咖啡风味化学》
《咖啡工程原理》
《世界咖啡贸易学》
……
听这些课程名就知道
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咖啡全才”
该专业负责人陈世伟介绍
“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更注重
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
大一主要设置通识和基础课程
大二加入专业的核心课程
涉及咖啡加工、采摘、烘焙
质量监控、新产品设计等
实践课程占比达45%以上
每门课程都契合产业发展需求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师黎丹妮(右)在咖啡认知课上给学生讲解咖啡拉花技巧。
学校还建立了
咖啡种质资源圃
校外种植基地
与省内外的企业建立合作实习基地
让学生不仅能掌握咖啡实操技能
还能紧跟咖啡产业发展趋势
“想成为寻豆师”
“想做咖啡贸易”
“咖啡江湖”等你闯
带着新鲜劲儿
同学们会
在宿舍试着调配各种“奇葩”风味的咖啡
回家为家人冲一杯咖啡
逛遍普洱的咖啡庄园
他们也会凑在一起畅想未来:
加入本地的咖啡企业
参与咖啡品种创新与研发
让云南咖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
普洱市孟连县的一家咖啡庄园里,咖农在翻晒咖啡鲜果。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无论去向何方
大家都希望成为
促进咖啡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咖啡专业的“天选之地”
为什么是云南?
云南位于全球咖啡黄金种植带
咖啡的种植面积、产量
均占全国的98%以上
其中普洱咖啡的总产量
占全国的一半左右
产量只是一方面
这是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白沙坡咖啡试验示范基地拍摄的发芽的咖啡种子。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近年来
云南咖啡的品种、品质、品牌不断提升
“云咖”成为了市场新宠
2024年
云南咖啡出口同比增长358%
在国际市场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作为咖啡原产地的普洱
咖啡精品率也在持续提升
业态融合丰富
有资源、有品质
有市场、有氛围
有“从种子到杯子”的全流程体验
咖啡专业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这里上课
好比加了个天然的“地理外挂”
也许课堂上讲的案例
就来自隔壁的庄园或村庄
这个年轻的专业
正如“咖”位不断上升的云南咖啡一样
未来可期
下一杯“云咖”风味
正等待被创造
转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