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把脉!泰山古树名木“老当益壮”

2025-03-18 06:56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 3月15日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有利于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山东泰山,有古树名木1.8万株,“秦松”“汉柏”“望人松”“姊妹松”等23株古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这些古树名木也有了科技医生“把脉问诊”,现代化的诊疗手段让古树“老当益壮”。

科技把脉!泰山古树名木“老当益壮”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有生命的“文物”。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古树群,山东建筑大学的技术人员正用树木雷达检测仪,为古银杏等古树进行“体检”。只需几个简单操作,这些古树的相关生长数据就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科技把脉!泰山古树名木“老当益壮”

  山东建筑大学青年教师夏甜甜介绍,技术团队通过雷达扫描,发现这棵古银杏主干健康,但是西南侧根系比较稀疏,后续将通过土壤改良、挖复壮井、疏花疏果等措施,并安装数智化监测设备,实施科学养护管理,助力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这项曾用于地质勘探的技术,如今用来为古树“体检”,可精准探测古树内部空洞和病虫害隐患,让养护方案“对症下药”。依托高校科技赋能,现在泰山已有2000多棵古树名木纳入智能化监测、精准化诊疗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不仅如此,泰山还将古树名木保护行动延伸至生态整体修复,采用菌根共生技术改良土壤,利用树冠投影算法划定游客隔离区,创新柔性支撑系统避免损伤树体等,这些经验已被纳入《中国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而在泰山脚下,当地每年都开展的“古树认养”“云监护”等公众项目,吸引了超10万名志愿者参与。从单株救护到系统治理,从专业守护到全民参与,泰山正以科技续写绿色篇章,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共同守护着承载文明记忆的古树名木生生不息。(总台记者 贾林 李栋)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
04
“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04
11月3日,农民驾驶农机在江苏省兴化市兴东镇周韩村田间施肥,为冬小麦播种做准备(无人机照片)。记者11月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10月30日,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两成半。
04
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
03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算力产业,建成淮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国创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吸引腾讯、阿里、华为等众多头部企业落地布局。
03
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
03
11月2日,2025北京马拉松在京举行。
02
时下正值晚稻成熟期,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收割水稻,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02
“双十一”临近,山东省荣成市石岛新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跨境电商包裹量明显增加,大量装有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的跨境电商出口包裹依次完成海关查验,装船出海。
02
这是11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会师后拍摄“全家福”照片的实时画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