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3记者 王桔
尿蛋白3个+,肌酐达到1100μmol/L……近日,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肾脏内科,医生遗憾地为37岁的小朱(化名)开出尿毒症的诊断书!
今天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浙江医院肾脏内科主任蒋欣欣主任医师介绍,我国约有1.3亿人患有慢性肾脏病(CKD),平均每12个人,就有1人中招。在临床中,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年纪三四十岁,平时身体很健康,除了偶尔感觉有点头晕外并无其他不适,当出现全身浮肿、不能平卧、胸闷、气喘等症状来院就诊时,被确诊为尿毒症。
一躺就咳、一动就喘,
确诊尿毒症
几个月前,小朱开始干咳,晚上尤其严重,喉咙刀割样疼痛,她觉得自己咳得脸和四肢都有些肿了,走路时觉得胸闷、气短,但休息后好很多。是不是感冒了?吃了一周止咳药,她感觉身体有所好转。没想到才消停一周,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又来了,而且一吃东西就觉得恶心、呕吐。又熬了一周,咳嗽加剧的她觉得睡觉都躺不下去,一躺就咳,一动就喘,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肾脏内科就诊,一查竟是尿毒症!摆在小朱面前的只有三条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
许多中青年人平时都有一些基础的慢性肾脏疾病,再加上劳累、血压增高等诱因,没有及时干预,最终导致了尿毒症的发生。浙江医院肾脏内科郑志贵副主任医师分析,小朱的肾性高血压可能已超过10年,即高血压和肾损害同时存在,互为因果、互相加重,但她没有体检的习惯,再加上生活、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因而没有早期发现,错过关键治疗时机。
当心“静默杀手”的反常信号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体内平衡的关键功能。然而,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性疾病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会导致肾脏功能逐渐受损,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尿毒症被称为“静默杀手”,因其症状较“隐匿”,往往造成患者早期不易发现。但也不是没有任何“蛛丝马迹”,专家提醒,不能忽略这些身体的反常信号:
1.眼皮浮肿、下肢水肿: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脏功能下降,水就会蓄积。如果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久坐久立后双足和双下肢水肿、手指发胀等,都要注意检查肾脏的问题。
2.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症状,除了看消化内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3.皮肤瘙痒: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4.尿液泡沫较多:如果尿液表面漂浮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不易消散时,应警惕蛋白尿的可能,如果泡沫较多应警惕肾脏问题。
5.尿液颜色变化:正常的尿液为澄清的淡黄色,当尿液变成洗肉水、浓茶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样时,需及时就诊。
6.尿量变化、夜尿增多: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一般在1500~2500毫升,一天尿量小于400毫升称为少尿,小于100毫升称为无尿,大于2500毫升称为多尿,尿量无论增多还是减少都应考虑与肾脏疾病相关;正常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夜间起夜超过3次,尤其是年轻人夜尿次数增多,应被视作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7.血压莫名升高: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常伴有血压升高,如果年轻人血压升高,要首先考虑有没有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
8.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它的升高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损伤。
9.出现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比如,当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就会导致肾性贫血。
蒋欣欣最后提醒,年轻人定期体检很有必要,如果尿常规查出蛋白尿、血尿,或有高血压,一定要到肾脏内科就诊,评估一下肾脏的功能,及早诊断及治疗。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