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身高1.71米、体重180斤,自嘲是“胖哥”的网民发帖称,自己在饱受质疑的情况下成功登顶珠峰。此事引发热议。
3月10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这位“胖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训练三个月后,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成功登上珠峰的经历。有资深登山人士表示,登山运动员是需要一点脂肪储备的。 3月10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这名发帖的网友,他名叫沈牧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登顶珠峰的经过。 “我是在去年(2024)5月21日登顶的。”今年27岁的沈牧遥,居住生活在北京,自己经营一家熟食店。他告诉记者,他一直比较喜欢徒步和登山,以前比较喜欢去一些比较小众、商业气息没那么重的地方旅行。2020年他去了一趟稻城亚丁,感受到高海拔地带的美丽,开始决定攀爬雪山。 “过去几年,每年都会爬一座雪山。2021年爬了第一座雪山四姑娘山二峰;2022年爬的是青海的玉珠峰;2023年爬的是新疆的慕士塔格峰。”沈牧遥告诉记者,自己上中学时曾在业余体校游泳队接受训练,登顶玉珠峰、慕士塔格峰之后,他感觉还有余力,所以就有了尝试攀登更高的山峰的想法。记者查询了解到,玉珠峰海拔6178米,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被称为“冰山之父”。
对于登山运动来说,肥胖身材是否会成为障碍?李宗利称,有些人肥胖是因为生活太好而运动少了,有些人属于易胖体质。易胖体质的人,哪怕经常运动也会长胖,但不会影响他进行攀登。“在登山行业中,有些人就属于这种情况,相对肥胖一点但不影响他整个攀登的状态。登山是一种消耗性运动,消耗要大于摄入。基于这种情况,在有一些场限的攀登中,我们鼓励攀登者的身体保持微胖的状态,有一些脂肪的积累。” 李宗利称:“当人体饥饿时,身体的糖原就会出现枯竭。这里的糖原,指的是包括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在内的综合性糖原。糖原一旦枯竭,身体就会调动储藏的脂肪来进行糖的转换,为人体器官提供能量。”李宗利称,这就是为什么在极端情况下,有些人能只喝水和吃野果子存活,但体重会减轻二三十斤。 “实际上,登山的人,我们是要求稍微有一点脂肪储备的,以便在真正攀登时能够调动这些脂肪储备,作为能量供给。”李宗利表示,和攀岩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身材瘦削不一样,登山运动员是需要一点脂肪储备的。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