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念想塑造一个角色

2025-03-05 10:24来源: 文汇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奚美娟

  最初读到《六姊妹》的剧本时,它还没有全部完成,我只拿到了前十几集,连同剧本一起送来的还有原作小说。这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当时,我是剧本和小说交错着阅读的,经常读剧本读着读着就会去翻看一下原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剧中何文氏这个角色,是制作方希望由我来扮演的人物。大约在读完第一集剧本后,我就决定要参与《六姊妹》的拍摄了。

  吸引我的是剧中人物关系的表达方式。何家丽是何文氏的大孙女,自儿子儿媳从老家江都迁移到安徽淮南工作后,祖孙俩一直在老家相依为命,直到家丽十岁那年,跟着何文氏来到淮南,从此与父母和妹妹们一起生活。读剧本时,开篇就是何文氏带着家丽走淮河水路来到淮南这场戏。一路走回家时,何文氏提醒孙女:“到了你爸妈家,你就要和你妈睡了。”家丽一脸不情愿地回说:“我不要,我要和你睡。”何文氏笑了:“奶奶又不能陪你一辈子。”家丽接着说:“能睡一天是一天。”何文氏听了,深情看了一眼孙女,不说话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我读到这儿有点感动,嘴里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这对祖孙有点意思……(目前播出的完成片中,祖孙俩的这几句对话没有被剪辑进去,有点可惜。)

  我自己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与剧中的何家丽差不多是同龄人。剧中何文氏是旧时代过来之人,与现实生活中我的祖母属同一代人。因此,从读剧本到参与实际拍摄的过程中,我脑海中经常浮现出祖母的身影。勤劳贤惠,心灵手巧,是那一代劳动女性的共性特征。因父母是双职工,我们姊妹也是由祖母带大的。记忆中,我祖母身上经常闪现出民间家传的聪慧和善良,她会用一年四季的节气,唱出十二种花名,一曲一曲唱起来真好听。她还做得一手被邻里夸赞的女红活儿,在没有缝纫机的年代里,连我母亲的有些衣服都是祖母手工缝制的。我在读初中时就学会了自己做布鞋,也会做些针线活儿如缝纽扣洞等,都是祖母手把手教会的。这些长辈传下来的女红活,会像童子功一样长在记忆里永远不会忘。只是现代生活中越来越用不上了。

  最近《六姊妹》正在热播中,许多朋友都说在剧中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年代,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顶替、高考、离职下海等等。年代剧就是有这个魅力,会让有相同经历的观众产生共情,从而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效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对创作者来说,更大的考验也许是作品能否经得起艺术的推敲,人物是否既来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承担了作品最后体现的演员来说,不管角色大小,戏份多少,每天在镜头面前的工作都是十分具体的。记得八十年代有一部日本电视剧《北国之恋》,也是描写普通家庭生活的年代剧,连续拍摄播出了二十年,剧中两位主角小演员,在拍这部剧的过程中长大成人,从小学生一直演到了二十多岁,是当年电视剧史上的奇迹。这部电视剧的作者、日本资深编剧仓本聪先生说过:艺术创作的视角要从地平线开始。意思就是要俯下身子,到真正的生活中去,体验感知大地母亲赋予的生存智慧。这次在《六姊妹》的拍摄地安徽淮南工作时,淮河流域的水土、岸边的油菜花香,还有这里的民风民俗,都会形成某种气息,在我们周围无形弥漫,让我们越拍到后来越体验到一种地域文化的存在感,我们似乎和那块土地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偶尔有人问,你们明天去哪里拍呀?我们会不加思索地说:九龙岗。好像我们就成了那儿的人一样。

  拍摄过程中,我有时觉得扮演大孙女的梅婷哪怕在现场休息时,也会不自觉地像个大姐一样,眉目间对扮演妹妹们的演员,有一点关照的意思。也许这些细腻的地方,只有我这个偏爱着她的“阿奶”能观察到吧。《六姊妹》剧组的演员们,在拍摄期间都入戏很深。回想过去多子女的时代,作为家里老大的责任感,是在无形中慢慢养成的,这种责任意识的清晰定型,大约会在中学。现实生活中,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每天从单位下班回家都是一脸的疲惫。某天早上,我站在窗口看着妈妈去上班的背影,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要当妈妈的左膀右臂呀!”这就是一种自觉的念想,那个时候我才刚刚上中学。何家丽这个角色不好演,用我们的内行话说,是一个“人保戏”的角色。作为家里的老大,她是不是也有过我当年的想法呢?梅婷身上自带一种沉稳的大女主优势,每次拍到人员众多的家庭戏时,看到大孙女家丽在有条不紊处理各种琐事时,阿奶何文氏经常会想:儿媳美心幸亏有这个大女儿啊。

  《六姊妹》的完成片,我也是在电视机前与全国观众同时看到的。家庭作为社会组成部分中最小的细胞,它永远可以是艺术作品创作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基座。社会上的所有大小事情好坏信息,也是由这个基座里生活着的各色人等,带进来又散发出去,从而形成了各色各样的社会形态。我很庆幸参与了《六姊妹》的拍摄,虽然我扮演的何文氏在剧中只是一个大配角,但在这个角色的塑造过程中,竟有意无意间触发了我深藏在心底对自己祖母的感情,并帮助我顺利完成了拍摄工作。每每想到此,我很庆幸自己从事了这份充满人文气息的专业。2025年2月20日写于上海自宅

  《文汇报》(2025年3月5日 08版)

[责任编辑: 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21
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
21
盛夏时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各地清澈凉爽的瀑布、潭水、溪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畅享夏日清凉,当地暑期旅游逐渐进入旺季,乡村“夏日经济”火热。盛夏时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各地清澈凉爽的瀑布、潭水、溪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畅享夏日清凉,当地暑期旅游逐渐进入旺季,乡村“夏日经济”火热。
21
7月19日,几位参观者在数字科技链展区的TCL公司展台体验一款眼镜。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20
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
20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吴凤明在检查蜂箱。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
20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19
题:“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持续升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避暑旅居产业正从“清凉资源”向融合文化、疗愈、研学等复合体验升级。
19
森隆藏布河,地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深处。据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管理局措罗木管理站站长阿旺洛卓介绍,近3年来,从此处过河迁徙的藏羚羊种群规模每年都超过15万头。
19
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4月28日发布通告称,天安门城楼自2025年5月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以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目前,天安门城楼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重新亮相,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告。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