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群在湿地嬉戏。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在石家庄鸟类栖息地发现的大天鹅群体。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近日,石家庄市林业局、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鸟类调研小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察员们共同对石家庄鸟类栖息地进行鸟情调研,调研范围包括平山县、井陉县、元氏县、赞皇县、灵寿县、正定县、藁城区、鹿泉区,两次鸟情调研共计7天。调研中发现,一些鸟类由南向北迁徙来到石家庄,这标志着春季迁徙季的到来。
在滹沱河越冬的罗纹鸭。陈京立 摄
北迁到石家庄的金翅雀。冯群志 摄
2月21日下午,调研小组工作人员发现,有27只灰鹤由南向北迁徙来到了滹沱河平山段,它们在湿地补充食物并短暂休息后,很快又继续北迁前往内蒙古草原进入繁殖季。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高玉喜表示,灰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类,别名千岁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通体羽色几乎全灰。前额和眼部呈黑色,头顶裸区部分呈朱红色,喉、前颈和后颈为灰黑色,自眼后有一道宽的白色条纹伸至颈背,眼虹膜红褐色或深红色,嘴暗绿色,先端颜色略淡,胫、跗跖及趾均为灰黑色。
27只灰鹤由南向北迁徙来到滹沱河平山段。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大鵟在石家庄上空。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在这些灰鹤光临石家庄小憩时,另有多只秃鹫在迁徙途中也来到石家庄平山县。这些一路向北的鸟类光临,标志着迁徙季到来。除了灰鹤和秃鹫外,在元氏县槐河湿地、井陉县冶河湿地、平山县滹沱河湿地的野生鸭群开始集结准备迁徙,部分赤麻鸭已经北迁。一只落单的翘鼻麻鸭,从滹沱河鹿泉段飞到了灵寿段,又跟随鸭群来到了冶河湿地,已经加入赤颈鸭大群,即将北迁。
赤颈鸭群在石家庄滹沱河。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鸭群在滹沱河。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在此次调研中工作人员看到,湿地内,“落户”石家庄的黑鹳群在湿地觅食;在石家庄鸟类栖息地越冬的大天鹅一家并未离开。生物多样性观察员冯群志发现了2月份北迁来到石家庄的金翅雀,生物多样性观察员林秀琴拍摄到近期北迁来到石家庄的小天鹅群体,但这个小天鹅群已离开石家庄继续北迁了。而在滹沱河湿地,还发现了大鵟和白尾鹞在湿地觅食的画面。
落单的翘鼻麻鸭。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白尾鹞在湿地觅食。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高玉喜表示,进入3月份,大批北迁候鸟将路过石家庄,小天鹅、大天鹅、各种猛禽、涉禽、游禽、鸣禽都将来到滹沱河湿地短暂歇息停留。“随着这些候鸟来到石家庄,石家庄的春季迁徙季拉开帷幕。未来几个月,光临石家庄的候鸟会越来越多,各种候鸟会路过石家庄向北迁徙。”高玉喜提醒说,如果你想在石家庄看到这些“客人”,可以经常抬头看看天空,未来一段时间,经常会出现大群候鸟飞过的画面。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鸟类调研小组会时刻关注鸟种和数量的变化,为石家庄的野生动物和野生鸟类保护作出贡献。
黑鹳在湿地觅食。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摄
这个小天鹅群已经继续北迁了。林秀琴 摄
文/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