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进行升级换装后应用海试

2025-02-21 19:25来源: 科技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月21日,记者从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已完成电源动力、推进、液压、电气、观通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能力提升和系统研制,计划2月份完成水池试验,3月组织实施南海海试,验证“蛟龙”号关键作业能力提升效能,实现“蛟龙”号迭代升级,为后续深海科考应用航次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船舶装备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潜航员唐嘉陵介绍道,立足深海资源环境探测需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了“蛟龙”号此次升级换装,旨在进一步提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和作业效能水平。

  中级潜航员、高级工程师齐海滨介绍,该项目目前已完成针对“蛟龙”号系统能力提升,包括换装7000米级大容量、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系统和高效推进系统,同时优化升级了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系统,完成扩展应急液压系统接口等总装调试工作,并同步提升了超高清水下视像能力,研发应用“蛟龙”号实用性作业工具包和“蛟龙”号故障诊断辅助决策系统。

  通过“蛟龙”号电源动力、推进系统、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升级,将显著提升“蛟龙”号整体性能及安全作业能力,提高深海探测技术自主可控性,实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节能减耗,降低运行成本,保持“蛟龙”号技术领先优势,促进深海装备产业发展,将有力支撑深海资源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探索深海、认知深海、了解深海贡献力量。

  “此次升级实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节能减耗和实用性作业能力提升以及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将显著提升其整体性能及安全作业能力,提高深海探测技术自主可控性。”齐海滨说,同时,也推动“蛟龙”号进一步节能减耗,降低运行成本,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促进深海装备产业发展。

  “蛟龙”号是我国认识深海和经略深海的“国之重器”,2009年8月首次在南海完成下潜测试,2012年7月在西太平洋完成7000米级海试,2017年实现技术的全面升级。唐嘉陵介绍,2024年上半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北大西洋完成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航次,2024年下半年,“蛟龙”号顺利完成首个国际合作航次任务,携带8名外籍科学家在太平洋完成“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首个大洋航次,并在航次期间完成“蛟龙”号第300潜次任务。“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留下足迹,彰显中国深潜的实力。

  “这意味着我们深潜重大装备运维及探索能力日臻成熟,装备运行也进入成熟的业务化运行阶段。”唐嘉陵说,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下,2025年度“蛟龙”号将在中国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国际公海区域持续开展科学考察任务,积极探索深海未知区域。

  (记者 操秀英)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当日,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
04
7月3日,中铁上海工程局的工人在宁淮城际铁路(南京至淮安)5标项目跨滁河斜拉桥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
04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村村民牛雨梅(左)和女儿在自家小院内查看枣树长势(6月30日摄)。以红色文化、杂粮产业为核心,当地不断拓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04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此外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
03
6月30日,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如今,一些牧民采用机械化转场的方式来到夏牧场,开始搭建毡房、剪羊毛等工作。如今,一些牧民采用机械化转场的方式来到夏牧场,开始搭建毡房、剪羊毛等工作。
03
7月2日,集装箱船舶靠泊在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填补了东营地区没有集装箱专用码头的空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3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洞庭湖东侧,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洞庭湖东侧,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
02
当日,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集市乌日贡主题活动在莫日根广场举行,人们在活动中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赫哲族非遗技艺,体验乌日贡传统项目。当日,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集市乌日贡主题活动在莫日根广场举行,人们在活动中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赫哲族非遗技艺,体验乌日贡传统项目。
02
当日,随着最后一对长钢轨精准铺设到位,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十一局铺轨施工的西延高铁顺利实现轨道贯通。截至目前,西延高铁路基、桥梁、隧道和无砟轨道等重点施工任务,以及新建8座站房基础和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
02
这是地球彩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3时拍摄,经辐射校正、红绿蓝(558-631nm、500-573nm、434-477nm)三波段图像配准和彩色合成处理后制作而成。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